AI慢半拍為「非戰之罪」?專家:蘋果堅持品牌原則非落後表現

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

蘋果在人工智慧(AI)上的表現,從一開始被批評慢半拍,到近期遭嘲笑少根筋,甚至蘋果原計畫於2025年推出全新Apple Intelligence版的Siri,近期也宣布將延後至2026年才能推出;讓市場不禁懷疑,蘋果在這場AI競賽中,到底還有沒有機會「後來居上」。

《CNN》一篇報導探討「真的是蘋果落後嗎?還是AI這門科技本身還沒準備好進入日常產品」?文章直指,事實上華爾街要的不是蘋果本身變得多AI,而是期待「超級換機潮」。目前科技巨頭紛紛將AI嵌入產品及應用程式當中,背後動力其實並非消費者需求,而是資本市場的期待。投資人渴望看到蘋果帶動一波「超級換機潮」,有點類似當年iPhone 6的創新,使人們迫不及待更換手機的銷售盛況。

這場期待,似乎使蘋果不得不「硬上AI」;但與其強推不成熟的技術,蘋果一開始選擇放慢腳步。《紐約時報》專欄作家Kevin Roose對此評論,「蘋果沒跟上AI時代,甚至表示若要做生成式AI產品,就該接受粗糙、不完美、有錯誤的過程」。

這樣的觀點,與蘋果一貫的產品哲學相違背,蘋果並非以Beta測試的方式釋出產品,而是向來重視「一啟動就能用」、「不需使用說明書」、「長輩也能操作」等體驗,這才是蘋果品牌能建立三兆美元市值的關鍵。

Roose更主張,用戶應學會「正確提問」來與AI互動;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多數人並不具備調整語句、測試指令、辨識答案正確與否的心力;畢竟隨著人類對AI應用的期待不斷膨脹,誰還有耐心去練習如何跟ChatGPT對話?

科技評論人Casey Newton則點出:「AI目前仍偏向科學研究,而非成熟商品」,強調除非準確率達到100%,否則其實難以真正解決用戶的痛點。例如:Siri若回答媽媽降落時間錯誤,後果是「讓媽媽在機場乾等」,這種錯誤容忍度,在蘋果的設計邏輯中,是不可被接受的。

部分專家認為,相較於Google、Amazon等積極推出AI語音助手,蘋果的「猶豫」,可能反倒是對消費者負責的態度。加上蘋果一貫強調用戶隱私與安全,是少數能讓用戶放心儲存臉部資訊、銀行帳戶與即時位置的品牌;若為了追趕AI熱潮而推出不成熟的工具,恐將動搖其長年建立的信任基礎和形象。

這也解釋為何去年蘋果一支AI廣告引發強烈反彈後隨即火速下架,並重新檢視產品推廣策略。蘋果近日承諾,相關AI功能將於「未來一年內推出」,顯示其傾向先解決精準度與整合等問題,再來安排正式上線。

文章進一步指出,當整個市場高喊「AI是未來」,蘋果卻選擇按下暫停鍵,不是因為跟不上技術,而是因為還沒準備好交出一個符合品牌標準的作品,「這並不是失敗,而是堅守本質」。與其說蘋果落後,倒不如說,它正在用自己的節奏,尋找AI真正該服務的方向;畢竟,「好的科技,不該是我們努力學會使用它,而是它能默默為我們解決問題」。

頭條留言
商傳媒
商傳媒https://sunmedia.tw/
商傳媒是一個提供財經、科技、智慧製造、醫療、產業資訊,為主要服務內容的金融、科技網路媒體,其宗旨在於提供台灣中小企業一個產品新聞的平台,未來更將推廣至世界各國!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田馥甄分享美妍秘密 示範「光采透潤膠原餐」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田馥甄分享美妍秘密  ...

王謙用音樂記錄低潮 成長 學習愛自己 睽違三年回歸...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王謙睽違三年回歸舞台 ...

彭小刀帶傷力挺 嘟嘟房共享汽車公益活動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彭小刀為愛出席宣導共享...

台、韓、日、泰四地的人氣大勢樂團吾夜登場 伴樂迷看...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麋先生演出吾夜    ...

最暖老爸彈頭為女兒圓夢翱翔天際 安排輕航體驗夢想解...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最暖老爸彈頭(右)為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