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池務必確實分類回收 勿混入垃圾丟棄釀成火災

南部最大聲    記者 曾志豪 高雄報導

高雄市環保局提醒市民,若資源回收物為電氣類或3C產品,請務必將內部裝配電池取出,另行分類;過去常因為民眾未依規定回收電池,導致垃圾壓縮過程發生摩擦、起火,造成工安意外,環保局呼籲民眾,廢電池除交給回收車,還有多元回收管道,若未依規定分類被查獲,最高可處六千元罰緩。

高雄市自民國94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強制垃圾分類政策,要求民眾將家戶垃圾排出前,務必先分為一般垃圾、資源回收物及廚餘等3類,其中資源回收物若為家中電器、遙控器、玩具及3C資訊物品等,務必要將內部裝配電池(含鈕釦電池及充電電池)取出,另行分類回收處理。
因為,除了廢電池恐污染土壤,最後危害民眾健康,且各縣市清潔隊垃圾車在收運處理過程,發生過多次起火事件,調查後發現係因電池(尤其是手機鋰電池)混在垃圾中,壓縮過程因摩擦起火,發生工安事件,類似事件,在資源回收貯存場執行「抓取回收物」作業時,亦常發生電池起火意外。

環保局呼籲市民,家中取出的廢電池,放入塑膠袋或合適容器後,除可交由各區清潔隊資源回收車、量販店或便利超商回收外,亦有其他多元化管道可回收鋰電池;例如本局與區里合作之「希望種子資收站」及搭配本局辦理之回收兌換宣導品活動等,各項活動之回收兌換標準及兌換物品請上〈樂活綠高雄資源回收好康報〉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recycle.ksepb.gov.tw另開新視窗)查詢。
倘民眾未依規定進行垃圾分類而逕行排出者,依法可處新台幣1,200元至6,000元罰鍰,請民眾務必配合法令規定做好垃圾分類回收事宜,以免受罰。

頭條留言
南部最大聲
南部最大聲https://ssno1.net/
南部最大聲由傳播、科技、多媒體人士組成;整合新媒體與AI,目標成為南部傳遞善能量、新科技、新趨勢網路音量最有影響力的傳媒。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從餐桌到市場版圖!台灣團隊深耕柬埔寨 開啟餐飲文化...

墨新聞|記者廖濬弘/台北報導 餐飲,是最貼近土地與...

基隆市府推動公辦都更 義三路郵局周邊公地啟動整合平...

墨新聞|記者江育銓/基隆報導為推動都市再發展,基隆...

臺南市府城防癌抗癌健康協會將於5月10日舉辦「11...

墨新聞|記者宋秉祥/台南報導臺南市府城防癌抗癌健康...

高雄瓜果豐收上市 初夏吃瓜正對時

墨新聞|記者魏思霖/高雄報導清明節過後,高雄美濃瓜...

研究所報考升溫,英文實力助力錄取關鍵

根據2025年各大專院校公布的研究所報考人數顯示,台大碩班筆試報考人數突破一點四萬人是四年來最高,台師大則是創十年來的新高。而隨著科技資訊人工智能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又屬資工、電機、機電工程類研究所最為熱門,這些科系最大的共同科目就是英文,優異的英文成績將成為申請研究所的重要加分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