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上哭鬧的小孩考驗著父母

圖文:王尚智

北返的車廂裡,有四名同樣差不多一歲左右的男孩,在各自父母的懷裡,起身走了兩回洗手間,穿越迴廊張望,為了看小男孩們的不同,一個不時站在椅上向後望,骨溜的原住民大眼珠,天真且自得其樂的表情豐富。另一個時坐、時趴在父親腿上,沒啥表情,怎麼看都像沒睡飽,單眼皮有一種發傻認份的安詳。
 
還有一個總望著窗外,其實望著車窗倒映的自己,小男孩摸頭摸髮摸臉做表情,呈現著超齡的我見猶憐的彩虹媚態。最後一位小男孩從火車啟動就大聲開哭,聲嘶力竭,呼天喊地,兩個多小時共哭了八回,每回都哭到彷彿肝膽俱裂。
 
無奈的母親懷抱安撫著,尷尬的父親忙著拿奶瓶裝水並搧風。父母都是將近四十左右的年紀,城市生活的精實氣息,身旁還有個三歲的男孩哥哥,呆望這一切。
 
沒有養兒育女,我並沒有以同車旁人的身份,為不同的小男孩「打分數」,同車廂內的空氣挺好,始終有超過八成以上寬容體諒的味道,我只是回想起自己幼年隨父母搭火車時,從安靜到哭鬧究竟是哪一種小孩?
 
一歲多那時,我已經開口講話並學唱家中黑膠唱片機播送的流行歌,當時從富里搭火車到花蓮,花東線的金色夕陽正穿過田野,我應該是獨自靜靜面對車窗,小聲輕輕唱著「恨不相逢未嫁時」以及「未識綺羅香」的小男孩吧!
 
如今北迴列車上,我甚至連歌都不聽了,坐定翹腳就只是睡,醒了只是看看手機,然後繼續再睡,人生滄桑太多了,一站又一站,幸運往往是眼不見為淨,若非今日搭配著同車小男孩的哭聲,我當然能夠內心安忍無波,不只是因為耳根圓通動靜分離的修行功力,我包包裡隨身一向帶著兩副飛機用耳塞,3M密隔材質,膨脹後幾乎萬籟俱寂,只剩火車微隆震動。
 
耳塞才是關鍵,隔離方成善緣,讓四名孩子們平等如初,依然都是緣分錯身而過的可愛天使,一路笑淚同行,知真與無染的老少人生距離,也不知真正該哭的是誰,所幸台北站就要到了。
頭條留言
王尚智
王尚智
資深媒體人,任職於China High Tech Foundation Limited,之前就讀於:北京中央美術學院宗教美學系、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和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現居香港、花蓮、東京。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睽違7年!建中樂旗聯隊征戰印尼 再奪世界樂旗大賽總...

墨新聞|記者鄭富鈺/綜合報導由臺北市立建國中學等2...

全國首創!北市127吋智慧站牌 公車動態一目了然

墨新聞|記者鄭富鈺/綜合報導為讓民眾更簡易快速獲取...

跨世代牌桌交鋒 94歲張忠謀與大專生同場爭冠

第二屆「超級大專盃」全國橋藝大賽8月10日在政治大學四維堂圓滿落幕,來自全國各大專院校的橋藝好手齊聚政大,展開為期四天的腦力與智慧交鋒。本屆賽事總獎金高達12萬元,分為校友暨跨校組、在學組及副盃Swiss三大組別,不僅吸引年輕學子熱情參與,更迎來重量級橋藝前輩同場較勁。

不只培養小小動畫師! 2025動畫藝術工作坊 首開...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邁入第11屆的「台中國...

北市氣候行動獎徵件開跑 邀請企業社區一起改變城市未...

墨新聞|記者鄭富鈺/綜合報導臺北市政府積極推動淨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