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滿月有大有小?4/13揭曉年度最小滿月之謎

記者呂泓陞/台北報導

今年的「最小滿月」將在4月13日(日)登場,月球在8時22分到達「望」的位置時,地月中心距離為40萬6,006公里,視直徑僅29.13角分,比11月5日「最大滿月」時足足遠了、也小了14%,亮度則降低20%!不過臺北天文館指出,13日黃昏18時34分,月出後才能看到這顆最小的滿月,而且越接近14日清晨時越小,只是月亮也越不圓了。

2025年地月距離變化圖,滿月以黃色圓點標示。最小滿月出現在距離地球最遠,即最上方位置。

造成每次滿月大小不同的原因是月球繞地球公轉軌道呈橢圓形,與地球的距離一直在改變,月球視直徑也跟著變化;4月13日8時22分的滿月時,離14日6時48分通過遠地點還不到一天,成為今年滿月中距離地球最遠的最小滿月。

最大滿月與最小滿月的大小雖然相差14%,但只有將兩者並列才比較容易看出差異,因此臺北天文館建議可以使用相同攝影器材,分別在這兩天拍攝後再加以比較。相關資訊請參考臺北天文館網站「天象預報」。(圖/天文館提供)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為何滿月有大有小?4/13揭曉年度最小滿月之謎

頭條留言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國父紀念館走讀台東南迴 體驗南島文化之美

為喚起大眾對歷史文化與族群多樣性的關注,國父紀念館今年推出「走讀國父史蹟與多元族群建築文化活動」系列,從4月起至7月中旬,規劃10條具代表性的走讀路線,走訪全台歷史場域與文化空間,邀請民眾實地走訪,體會台灣社會多元文化的深厚底蘊。其中東部路線「走讀義築與南島文化——台東南迴」於5月10日登場,帶領學員沿南迴公路踏查,探索建築與文化交織共生的風貌。

板橋慈惠宮歡迎昆山慧聚天后宮會長孫德聰暨隨行貴賓蒞...

墨新聞|記者韋石/綜合報導 兩岸姊妹廟宗教...

晶鑽生醫攜手淨妍醫美集團,妮芙蕾填充劑開啟醫美填充...

商傳媒|記者張瑞珊/綜合報導晶鑽生醫(Diamon...

影/母親節動物園大冒險!亨泰光學攜手大學眼科,親子...

商傳媒|記者鄭甫凱/台北報導疫情後數位生活加速普及...

Campari 攜手 Mads Mikkels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