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國中喜迎美國教授走進龍門教室 共築教育對話橋梁

墨新聞|記者鄭富鈺/綜合報導

龍門國中近日迎來華盛頓大學Dr. Hsieh,Dr. Hsieh長期專研教師教育(Teacher’s Education),在國際教育界享有盛譽。校方精心規劃一系列互動活動,展現教學成果與學生風采,促進教育實踐與學術理論的雙向對話。

該校表示,活動首先由學生擔任校園大使親自導覽(鄭煥騰、劉品安、賴俞妁),以自信的語言介紹校園環境與特色課程,包括藝術與科技融合、素養導向的語文學習等,充分展現學生的表達力與對學習的熱忱。

學生用英語介紹校園環境與特色課程

靜態成果展中,教授欣賞地理科教師陳佳華與學生共同製作的「GDP主題海報」。作品結合統計圖表與地理資訊,將抽象經濟數據轉化為視覺化圖像,體現學校致力於批判思考與跨領域整合的教學理念。

學校透過宣導短片向教授介紹龍門課程

教授更深入課堂現場,參與林譽容老師指導的綜合活動課程。該課以「定向運動」為核心,結合實地探索、資訊解讀與地圖應用,引導學生在真實情境中建立學習與生活的連結,課堂氛圍活潑有感,獲得教授高度肯定。

座談會上,學生與教授展開真誠交流,分享對當代教育的觀察、學習動機的來源,以及對教師支持方式的期待。這場跨世代對話,讓教授深刻理解學生的思維,也讓學生感受到「被聆聽」的力量。

教授展開真誠交流  分享對當代教育的觀察  學習動機的來源  以及對教師支持方式的期待

最後,教授與校長洪國峰深入會談,探討國中教育的挑戰與轉型方向。洪校長強調,當代教育需積極回應人工智慧與數位工具的發展,學校不能只是使用科技,更要引導學生理解科技背後的倫理議題與人文價值。「AI或許能加快知識的獲得,但唯有人類能給予彼此理解與溫度。」洪校長指出,龍門國中致力於培養具備數位素養與人性關懷的學習者,持續推動自主學習、素養導向課程設計與共學文化的建構。

本次交流不僅展示龍門國中的教學深度,也搭起教育實務與學術思辨的橋梁。透過互動與對話,激發更多教育行動的可能性,為未來學習場域注入持續前行的動力。

龍門國中鼓勵莘莘學子們表示,「若AI是風,願教育是帆,有方向、有意志,終能載人抵達更遠的岸。」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龍門國中喜迎美國教授走進龍門教室 共築教育對話橋梁

頭條留言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世俱盃前兩輪刮南美強風 六隊有五隊小組領頭

2025年新版FIFA俱樂部世界盃繼續進行中,世界足壇的兩大重心歐洲和南美洲,兩大洲依然在世俱盃延續了足壇的格局,來自歐洲和南美俱樂部仍是世俱盃的主力,其中巴甲球隊共有4隊參加本屆世俱盃,是參賽球隊最多的國家,目前巴西足球再次向世人展現深厚的底蘊,參賽的四支球隊在前兩輪中均保持不

人生難料

人生難料 【2003/11/07 聯合報】 當...

2025六堆園區農事學堂「六堆黃金稻穗 糯米大豐收...

六堆黃金稻穗糯米大豐收,參與民眾手持稻穗大合影 圖...

GAP起薪4萬、超商雙倍薪 北市千職缺連3天開放搶...

墨新聞|記者鄭富鈺/綜合報導天氣越來越熱,找工作也...

內湖焚化廠變身熱血桌球場 世壯運金牌選手助陣展現社...

墨新聞|記者鄭富鈺/綜合報導北市內湖焚化廠的場地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