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家計算出女性最佳結婚時機是…

文:李天豪

37%法則與結婚對象

找結婚對象時,可以參考37%規則。

比如一個女孩,從18歲開始找結婚對象,設定的目標是在40歲之前結婚。

那麼根據37%規則,她的兩階段分割點是26.1歲。

在數學家看來,這個女孩的最佳擇偶策略是這樣的。

26.1歲之前是觀察期,她應該只交往不結婚,但是必須要記住在交往的男生中間,自己最喜歡的是哪個。

26.1歲之後是決策期,從這個階段開始,一旦遇到一個比那個人還好,或者和那個人差不多一樣好的男人,就應該馬上把他拿下,和他結婚。

相信我,這樣做不一定會滿意,但是絕對不會後悔。

——-

當然具體到擇偶的話,這個數學模型還可以更復雜一點。

37%規則是假設你向誰求婚,那個人馬上就會答應,主動權全在你手裡。

但如果主動權不在你手裡,你向人求婚,有被拒絕的可能性 ,那麼分割點就不是37%了。

數學家計算,假設你每次被拒的可能性是50%,那我們就要把37%變成25%。

也就說條件不好的人應該縮短觀察期,仍然從18歲開始算的話,過了23.5歲之後你就趕緊開始發offer。

看誰好就向誰求婚,他要是同意你就達成目標,他要是拒絕你就再看下一個。

還有一點,37%規則是在假設無法回頭的條件下成立的,也就是說如果你在第一階段錯過一個人,他可能就和別人結婚了。

可是如果你條件非常好,就算一開始錯過了一個人,過了一段時間回去找他,他還有可能答應你的話,你的觀察期就應該延長。

具體來說,數學家計算,假如在觀察期內已經被你拒絕了的人,你回頭他還有50%的可能性會同意,那麼這種情況下,你可以把觀察期從37%延長到61%。

結論:

條件好的就多等等,不要急於決定;條件差的就趕緊行動。

數學家的計算結果,跟我們的常識還是符合的。

頭條留言
李天豪
李天豪
資深歷史老師,服務於教科書出版社與補習班多年。 喜歡看歷史,更喜歡說故事,規定自己一年要寫一百萬字。 說書不只是職業,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寫出來的文字,都是可以說的故事。 每個故事背後,主角不同,說的都是人性。 人性永遠不變,幾歲來看,總是很有意思。 以史論今,希望以後可以論金,最好不要變成論斤。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馬斯克旗下Neuralink獲加拿大試驗許可 腦機...

商傳媒|記者許方達/綜合外電報導由全球富豪馬斯克所...

世界華人工商婦女企管協會《傳愛天使系列公益活動》高...

南部最大聲/  曾志豪 高雄報導 由世...

子雲科技專利營銷系統首度在Meet Taipei創...

【民生電子報:記者黃李舜/台北報導】 2024 ...

美國司法部反壟斷出狠招 擬要求Google分拆Ch...

商傳媒|記者許方達/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司法部(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