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致死率高達3成!聯新國際醫教你5步驟保命

隨著夏至過後,台灣正式進入赤焰灼熱的夏季,高溫警報一波波來襲。中央氣象署連續發出高溫警報,提醒民眾提高警覺。聯新國際醫院急診醫學部醫師林錦生特別呼籲戶外工作者與外送員,高溫下工作務必加強防曬、散熱與補水,嚴防熱傷害無聲奪命。

1326464 1
林錦生特別呼籲戶外工作者與外送員,高溫下工作務必加強防曬、散熱與補水。圖:聯新國際醫院提供

林錦生表示,近期急診收治一名年約40多歲男性勞工,在通風不良的鐵皮屋中工作數小時後,出現噁心、嘔吐與意識不清等症狀,同事緊急將他送醫時,耳溫高達40°C,皮膚乾燥、血壓偏低80到90 mmHg,心跳速率高達每分鐘130下,且鈉離子、鉀離子數值過低、肌酸激酶偏高呈現輕微橫紋肌溶解的情況,確診為中暑,緊急以藥物降溫與輸液搶救,住院治療後已康復返家。

1326464 2 scaled
中暑是熱傷害中最危急的狀況。圖:聯新國際醫院提供

林錦生強調,中暑是熱傷害中最危急的狀況,屬於中樞體溫調節系統失衡,患者體溫快速升高且無法正常排汗,易引發多重器官衰竭、急性腎損傷、心因性休克等併發症。急性腎損傷恐又衍生尿毒症、酸血症與高血鉀症等併發症,進一步增加死亡風險。與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不到10%的致死率相比,中暑的致死率可能高達30%,不容輕忽。

林錦生說明,中暑的高危險群可分成兩類,勞動型中暑發生於常在高溫密閉空間內作業,風險極高的中壯年體力工作者;傳統型中暑則為嬰幼兒、65歲以上長者、慢性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者及戶外運動者。除了中暑外,還有三種常見的熱傷害型態,如因大量出汗導致電解質流失,造成肢體肌肉局部抽筋,常見於運動員或戶外勞動者的熱痙攣;或長時間站立於濕熱環境,因血液分散到體表四肢,造成腦部灌流不足而突然性昏倒,但體溫量測大多屬於正常之熱昏厥,常見於軍人訓練、學生朝會或夏令營童子軍等;還有熱衰竭,大量出汗造成脫水,出現頭暈、噁心、皮膚濕冷等症狀,是中暑前兆,若未及時處理,可能惡化為中暑。

林錦生提醒,照顧嬰幼兒的家長與長輩「別怕寶寶著涼!」過度包裹衣物或只開電扇不開冷氣,反而會讓寶寶沒法有效散熱,增加熱傷害風險。若寶寶已出現臉色潮紅、頭髮與身體濕黏、大量冒汗、不喝奶、體溫超過38°C等情形,極可能就是熱衰竭甚至中暑,務必儘速就醫。

針對外送員與戶外工作者,林錦生也提供一項實用指標「觀察尿量與顏色」。每公斤體重每小時應該產生1cc尿液。以60公斤為例,每小時應產生60cc,四小時應排出至少300cc尿液。若發現尿量減少、顏色深如紅茶,已經是水分攝取不足或橫紋肌溶解前兆,應立即補水、休息。

林錦生也提到,發現有人疑似熱傷害時,正確的急救五步驟是「蔭涼、脫衣、散熱、喝水、送醫」。林錦生強調,在等待救護人員抵達前,於患者意識清醒下,可以讓他補充水分和低糖的運動飲料以補充電解質,並採用冰袋冰敷腋下、脖子、後背跟大腿內側等位置,若能及時執行物理性降溫措施,可能比藥物治療更有效,爭取治療的黃金時間。

隨著暑假到來,登山戲水活動大增。林錦生呼籲民眾從事登山、海邊等活動時,務必定時補水、注意防曬、留意天氣變化,慎選安全的場所。面對極端高溫,唯有提高警覺、做好防護,才能平安度夏。

頭條留言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加熱菸審查遲未定案 民眾投書批政府裝睡 助長黑市

墨新聞|記者黃李舜/台北報導台灣街頭使用加熱菸的民...

童心獻畫 關公彩繪祈福賀聖誕 高雄岡山「警悟禪寺」...

墨新聞|記者游宏琦/高雄報導【記者游宏琦/高雄報導...

要懂抓住機運展實力 皇馬新星岡薩洛竄紅啟示

皇馬球王姆巴佩因腸胃炎缺席了這次FIFA俱樂部世界盃小組賽,再加上皇馬新帥阿隆索比之前的安切洛蒂更喜歡給年輕球員機會,正好迎來了岡薩洛.加西亞(Gonzalo Garcia)在世俱盃成了皇馬的正印中鋒,至今出賽4場完成3球1助攻創造4個進球,每場平均製造1球,完全是大腿級別的發揮,這位皇馬青訓出身的

美眾院通過大而美法案 川普連任最具象徵意義政績之一...

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推動...

璀璨大同 寒溪480秒煙火閃亮夜空

記者/李明真報導 2025璀璨大同夏日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