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尚智
秋雨而至,濕冷淋漓的週末。
稍微想起已經消失在大眾輿論印象多時的「余秋雨」。
與其說余秋雨離開文壇,倒不如說他這十來年繼續向高端、商業、資本的「菁英小眾」族群走的更深更遠了。
他還是有做些文化項目,但基本上不再多寫些小品文,比如他在龍門石窟主導了大型文化表演、劇場、展廳的綜合大項目,都是幾億人民幣的規模。
包括他也參與好幾個商業投資項目當創始股東,文化商業項目這幾年很時興,找他合作的人到處都有。
而他也依舊會到各城市受邀,那些是高端付費的私人文化邀宴等等。
熟識的朋友說,他在妻子馬蘭的鞭策之下,畢竟早已脫離了文人夢幻的身份,接了地氣、攢了財富,即使必須得要「捨了大眾讀者」。
對於文學家走入資本世界成為一員,我倒沒有任何偏見,甚至有著肯定讚許。
資本現實裡的人性,往往以功利當里程表,被計算也得有真本事。
我唯一好奇的,只是那個字裡行間如此多感又觸動的余秋雨,如何能夠毫不遲疑的捨去那些芸芸眾生的目光?
唯一可能的原因,應該是那些眾生目光中並非都是仰望、尊敬或貪戀,裡面也有「射來的毒箭」!
余秋雨踏入媒體、現身電視螢幕的那幾年,恰好我們因緣比較靠近,我仔細看著了他從適應到熟悉的過程。
聰明如他,當然很快就弄懂了「大眾」是怎麼回事!是如何的如幻如化!是如何的需要繼續提供出造作與觸動,才得以相續其緣!
通常真正遭遇過媒體洗禮過,取得「名」之鍛鍍的人,有人更為渴望黏著,也有人從此淡漠通透。
余秋雨的媒體名氣為他帶來的,還包括了好幾名日以繼夜、緊咬他不放、藉著抹黑他想跟著出名的幾個狠角色!
所以或許他最終決定離開,不再「面向大眾」,人海世間只有走入資本煙雲的高端深處,才能遠離無謂喧擾。
當然,中國十三億人口,生存的法則之一也是先有「名」,再有「利」就是。
秋天是一個讓人忍不住要去「回首」的季節。
在秋雨中撐傘行走,夏已盡、冬未至,身體肌膚始終會有一種醒夢之間的放鬆。
我在ZARA夏日特賣時買到一件半透的雨衣,今年秋天要來重新體會一下「衣秋、行雨」的漫步滋味。
秋天不會讓人心情緊繃,但也彷彿酒杯逐漸正在慢慢滴滿,對於某些人一不小心就會翻覆了某些情緒的衷腸。
只不過,最讓人高興的是,終於可以每天義正詞嚴的穿上薄棉長袖的秋衣了,收起夏日動輒顯露的野性。
像我這樣的人一向喜冷怕熱,夏日季節最渴望的只有涼風,總是非要來到這個秋藏心事的季節,身上才可以逐漸堆積衣服的重量。
我喜歡在身上堆積衣服的重量,一路一行,直到最厚重的冬季。
「身上重」,頓時便覺得「心很輕」。
因為「寒冷」侵逼,所以才有機會從內心中湧顯「溫暖」。
事實上太陽非得要來到了真正的寒冬,一片日光灑在身上,這才真正顯出了日光暖意的珍貴
儘管如此,今天週末下午還是要趕緊先脫光光。
秋冷正在靠近,溫泉的蒸氣在天母彷彿紅袖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