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新聞|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
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
歷經28天的風雨和烈日考驗,期間遭遇丹娜絲颱風和東部土石流的危險環境,雄中儀隊為了貫徹公益的精神,從7月1日出發,環島1035公里,終於在7月28日預定的時間回到終點也是最初的起點九天民俗技藝團,完成徒步環島的公益活動。
每年的6月30日全國高中生迎來期待的暑假、今年雄中儀隊則以「雄風再起,為公益而走」用熱血環島回饋社會來揭開暑假的篇章。雄中儀隊自2022年發起「微笑南台灣,為公益而走」公益勸募活動,結合『九天民俗技藝團』所辦「九天盃太子極限環臺賽」,以徒步環島28天,希望為社福和公益團體發聲,爭取更多的社會關注和資源。

2025「雄風再起,為公益而走」由現高一升高二115級的雄中儀隊隊長陳冠昇帶領幹部許昱翔,王聖杰,陳立捷,陳冠銘,張祐豪,張耕豪等7人組成一隊,挑戰徒步環島28天的艱鉅任務。自2022年開始,由現任主任教官孫一弘引導學生思考討論,雄中學生除了學習外、要如何走出學校,面對社會,體現高中學生對於社會的關注。雄中儀隊的同學以雄中校訓「實事求是.精益求精」的精神,希望藉由實際參與活動來幫助社福團體勸募資源,就有了結合九天盃太子極限環臺賽的想法,2022年發起第一次「微笑南台灣,為公益而走」活動。活動持續至今已經第四年,最初參與的同學,憑藉著挑戰的毅力,也在後續求學的路上,走出自己的道路。
此項公益活動開始辦理時,就受到莊福泰校長的大力支持,每年出發前,都會為參與的學生授旗,期許學生「人生需要練習挑戰各種有難度的過程!我們才會成為有能力處理問題、有能力服務他人的人!」。當學生行經高雄時,更組織校友會親自到場為同學加油打氣;參賽同學的家長們藉由每日的現場直播關心同學的狀況,也透過群組串連,為同學們準備補給,親自到達賽事現場,送上關心和鼓勵,也讓同學有更強大的信心和勇氣,完成這項挑戰。
今年在經過高雄賽段時,恰遇丹納斯颱風來襲,同學們一方面擔心公益活動得被迫中止,另一方面也憂心颱風對所經過的地區造成的傷害,也顯示出同學對於社會關懷的態度。高雄市副市長李懷仁、教育局長吳立森於7/6日至楠梓國中勘災時,也特別向選手與工作人員們加油打氣,也關心他們留宿情形,提醒他們注意安全,隨時留意天候變化,並祝福極限環臺賽平安、順利。

在7/28抵達終點時,校長親自與參賽隊員的家長們一起搭車到終點,希望給辛苦完成環島公益活動的孩子們驚喜,祝賀他們用自己的雙腳踏過這片屬於自己成長的家園,也期待這個過程,除了完成公益的目的,更能在孩子的心中留下對社會關懷的種子。
九天盃太子極限環臺賽辦理至今已經第13屆,每年都吸引許多學生與社會人士加入賽事。活動以7人一隊,身扛三太子,徒步環島28天,共1035公里,期間路過台灣的糧倉,優美的海岸線,壯闊的太平洋,更重要的是希望參與的夥伴能用步行的速度,認真觀察我們熱愛的這片土地,「我們想用雙腳體會這片土地的美好、去看看平日看不見的風景」參賽的同學認真的回憶起參與的初衷。平均每日近40公里的路程,在年年突破高溫的7月,酷暑加上突來的暴雨,時時考驗選手的體力與意志力。每一個休息的再出發、都是身心的挑戰,「當你走到極限時,更不能停下,停下來會更痠更痛…」隊長陳冠昇分享自己不斷往前的經驗。除了自己的決心和毅力,挑戰自我的極限,28天的賽程也考驗著團隊合作的精神、默契。尤其是當團隊成員出現傷痛的情況、成員間彼此互相照護和支持,更是完賽的關鍵。「看到隊友還在努力,就覺得自己也不能放棄」,「本來只會自己向前衝的我,學會隨時注意身後的隊友,也學會將重擔託付給隊友」。同時也擔任賽道裁判的孫一弘教官也提到「人生不會獨自前行、團隊合作與彼此接納,才能完成28天徒步環臺的壯舉」。
雄中儀隊學生參與公益的精神,也逐漸影響了其他同儕高中學生,今年也有正義高中二年級王喻筠同學報名挑戰7月7日一日從高雄楠梓到屏東市區的賽程,希望藉由此次用實際行動參與公益活動,體會走入社會服務人群的人文價值與精神。參賽的儀隊成員除了實際參與徒步環島外,並在體力許可的狀態下,透過終點的儀隊槍法表演、結合不同的社群媒體平台,以每日的故事,希望為有需要的社福團體勸募所需的經費,期待發揮一己的影響力,引起更多人關注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也體現雄中生的社會人文關懷。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2025雄風再起 雄中儀隊為公益而走 熱血環島回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