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新聞|記者游宏琦/高雄報導
記者/游宏琦 高雄專題報導
「很多人學佛,是為了健康、平安、幸福,但佛法的真正目標,是究竟成佛,並且為了利益一切眾生。」格魯派第十三世倉忠仁波切,語氣平靜卻鏗鏘有力。他以親切、直接、富有穿透力的言語,點出現代人修行的迷思:「我們不能只想搭高鐵到終點站,卻不願意存錢、買票、上車,並忍受過程中的等待。」
作為達賴喇嘛尊者親自認證的轉世祖古(活佛),十三世倉忠仁波切雖然繼承了轉世活佛的尊貴身分,仍以深厚的佛學修持,以第一名畢業於佛學院並取得拉然巴格西。是格魯派最高等級的格西學位,相當於佛學博士中的博士。不斷精煉以現代語境進行佛法教學。也從不凸顯自己是轉世活佛、不追逐表象外在形式,而是在教學中不斷強調:「真正的學佛,從自身能正確覺察觀照念頭;要有戒、定、慧三學的功夫作為基礎。」
倉忠仁波切目前正在台灣進行2025年的弘法教學行程,【墨新聞More-News】特別禮請仁波切接受本刊專訪,針對看似蓬勃發展、實質上卻詭跼混沌不明的台灣宗教現況做解析與辨析,以利廣大信眾參考。
《專訪內容如下》
【一】入門修學,從哪裡開始?
──從《入菩薩行論》認識皈依真諦,走入修行的核心
對於初學者,仁波切明確指出:「學佛要有次第,不能跳過基礎。」他建議,一切修行的起點,就是《入菩薩行論》──這部聖典不僅建立了正確的發心觀,也揭示了持戒、布施、忍辱、精進等六度波羅蜜的真義。
慈悲是大乘佛教的大根大本;核心是不忍傷害眾生、甚至是幫助一切眾生離開痛苦。實踐的起點是持戒──不殺。下根器是修十善,累積福德資糧,未來至少可以得到暇滿的人身,繼續精進學佛。上根器是明瞭因緣果報,了解緣起,看見宇宙實相的本體,這是般若智慧。
https://youtu.be/BhwwVCT5_DM?si=R2Fqe_km8aevNjTv
「這不是一本讀了就懂的書,而是要用一生去實踐的法門。」仁波切如此說。
【二】尋找上師,不是看名氣碰運氣,是必須先準備好自己!
談到「如何選擇上師」,仁波切給出三個層次的指引:
1,內在感受與因緣福報:「你對某位上師內心感到由衷信服,這本身就是因緣與累世善根。」
2,先讓自己成為一個好人善人,廣修善法累積資糧:「你不必急著找老師,先問自己──是否願意以慈悲心待人?是否願意持守十善戒律?這是學佛的根本資糧。」
3,要具備佛法基礎認知:「很多人不了解皈依的真義,只是靠一時情緒上的投靠。這是衝動,不是感動。學佛不能靠『感覺』,那個『我覺得……』的『我』,要從《入菩薩行論》建立正確的發心與皈依觀。不是找一個能給你心靈雞湯的慰藉,而是找一個可以『叫醒』你的老師。」
仁波切總結道:我們不知道過去累世是否有結下善因緣,但此生此刻「你的準備程度,自然會吸引對應的上師」。
【三】修學多年不得力?可能是缺了「正確傳承」
仁波切坦言,他遇到很多修行多年卻仍疑惑、痛苦的信眾,問題往往出在「未曾得到正確傳承的加持」。
「傳承不是一個名號,而是師徒之間清淨無染的傳遞。」他指出,許多現代學佛者跳過皈依、忽略戒律,只想直奔灌頂,結果修法空轉,無法契入本尊、見到自己的本心。
一個傳承無誤的上師,一定有受法的來處,一定有修學的過程。「我從達賴尊者處得到某個本尊的灌頂,從達賴尊者開始一直到佛陀,這中間不但沒有間斷,更要有實際的口傳、心意、密意及實修的過程。」
有些假上師,他只會告訴你他從某位大仁波切或大法王得到殊勝的法名,但那不代表傳承,那可能只是對其佈施廣大的讚許,是佛教界的大壇越(壇越,意指功德主)給予的一個吉祥祝福或是讚許;但這並非是「傳承」。沒有實修與辯證、印證的過程就出來傳法,這樣的上師或許在 YouTube 的影片上講得頭頭是道,鋪天蓋地行銷自己,但這可能是為了享有世名的「邪慧」產生出來的世智辯聰。
從這樣的上師身上,只能得到知識性的佛法,無法契入心續,甚至猶如服下包裹糖蜜的毒藥!「沒有正確傳承與戒律護持,如同蓋房子沒有地基,業風吹來就倒。」
【四】佛法弘揚,非以「文創」為名販售「佛牌」「加持物」為主軸
佛法的弘揚,要以「正法」與「教法」為核心:
正法:戒、定、慧三學。
教法:佛陀的教法──經、律、論三藏經典。
面對當代佛教常見的「文創化」「商品化」風潮──例如 Q 版頭大身小的漫畫佛像月曆、以招財、人緣為號召的佛牌、開運小物、頭巾、帽飾……。仁波切毫不掩飾地提出警語:「這些東西,看起來年輕、有趣、接地氣,但其實只是表面的熱鬧,短期看來像是把佛法宏傳開來,但實際上不會對修行有深入的幫助。
他指出,佛法是為了超越生死、究竟解脫而設,不是用來賺人氣、幫寺院或個人聚財。仁波切語重心長:「以財富、權勢吸引人學佛,只會讓人生起更多的貪、瞋、痴。那不是弘法,而是拉幫結黨,甚至是魔鬼的把戲!」
【五】健康、財富、幸福會不會來?──會,但這並非學佛的目的
「很多人問:學佛能不能改運?能不能讓我更有錢、更健康?」仁波切笑了笑說:「學佛如同買了一張到台北的車票,你一定會經過桃園、新竹、台中這些站。你修正確的法、走對的路,中途自然會得到健康、平靜與生活該有的財源。但那絕不是終點,更不是學佛的目的。」
仁波切提醒:「不要讓中途的風景耽誤你去台北。目的地台北──那就是『自己要成佛、心繫利益一切眾生』。」

倉忠仁波切 官網:
https://sites.google.com/view/tsadongrinpoche/%E9%A6%96%E9%A0%81
倉忠仁波切 臉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CEBaEMFcD/?mibextid=wwXIfr
《中觀之鑰》課程教授
時間:8/5(二)~ 9/3(三)
每週二、三 晚上7:30–9:00
地點:高雄 中道佛學會(新興區錦田路55-14號,逍遙園旁)
Zoom 同步線上:666 888 5520(無密碼)
《中觀之鑰》是尊貴的法王達賴喇嘛尊者的重要著作。本次透過一個月的密集課程,倉忠仁波切將帶領大家認識:
為何修學空性是學佛的關鍵
宗派間對空性的不同見解
如何辨識「所遮品」的概念
以方便與智慧並行的修行方式
為何學習空性終將趨入密乘之道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別拿鑽石換石頭 / 藏傳佛教的大誤區 學佛不是求現世好運–格魯派第13世倉忠仁波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