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人物的魄力有什麼用?

文:李天豪

講個明朝與清朝互為對照組的例子。
中國在明朝以後,糧食主要生產地就都在南方了。
這也是明朝剛剛建立時,把首都設在南京的主要原因。
因為,北方的糧食產量,實在是養不活那一大批,純消耗不生產地的官員、眷屬、士兵…
但是,基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明成祖硬是把首都搬到北京去了…
從此,明朝就只能依靠運河這根吸管,來維持每天必須的消耗了。
每年春末,京城滿朝文武都得可憐巴巴的算日子,等著漕運送來的江南稻米補血。
若是當年江南遭了天災,或是運河發了大水,朝堂上下就一片驚慌,眼看就是斷炊的節奏。

這個問題當真無法解決嗎?

其實並不。

早在明朝萬曆年間,晚明的科學家徐貞明,就給出辦法了:

「在北方種水稻不就得了?」

這個「種水稻」計畫,是在明朝政壇上幾次浮沉的徐貞明,苦苦籌畫了大半輩子的強國遠略:

「只要改良江南高產水稻的稻種,再引進南方栽培水稻的技術人才」
「就能夠在京畿周邊獲得穩定糧產區。」

如此一來,大明朝不但減少了運輸損耗,雄厚的糧食儲備,更能支撐北部國防。但是,這種看似福國利民的大計畫,卻招來滿朝文武的高度質疑與謾罵。

因為,京畿周邊的肥沃良田,大多是京城權貴高官們的自留地,好些更是不正當手段兼併得來的。

倘若,這種技術改良真的實現了,那朝廷勢必要清理徵收土地來運作…
這豈不是要把自家的蛋糕給分了?

本來,兵部尚書譚綸賞識他,推薦他為尚寶少卿,實地勘探水利之事。
還讓他兼監察御史領墾田使,招募民工在永平等地區墾田39000多畝為試驗。

但是,眼見計畫要成功,各路大官紛紛跳出來,變著花樣狠踩徐貞明。
硬是讓這個可以扭轉國運的計畫腰斬….
最終,他的興修水利計劃被勛戚宦官阻礙。
他只能辭官回家寫書,後來抑鬱而終。

當然,就算這個計劃真的實現了,二十年後的小冰期到來,也可能使得北方糧食產量銳減,功虧一簣。
但是,明朝高官這種瘋狂的舉動,無疑是把最後的機會也自己放棄了。
等到華北大飢荒爆發,大明的江山也就只能等著易手了。

當然,進入清朝之後,依然定都北京,所以問題也依然需要解決。

徐貞明當年的謀劃方略,也屢屢被人重新提出。

但是,既使是改朝換代,清代京畿周邊依然還是權貴們的自留地。
這種事情,跟皇帝姓什麼無關。
反正,就是有各種阻力,讓這個計畫總是無疾而終。
連號稱千古明君的康熙皇帝,也沒能讓這個計劃實現…

事情,得等到那個有點偏執狂的雍正皇帝來完成。

接了滿盤爛攤子的雍正帝,每天睜開眼睛就是國庫空虛,就是數以百萬的士兵、官員、家屬要養活的問題。
眼見大明崩潰的慘狀要重演,雍正皇帝發了狠了:

「不管有什麼理由,這些北方水稻,必須給我種起來!」
「誰敢擋道,我認得你是皇親國戚,我的血滴子可不認識!」

於是,這場曾在明朝被罵到狗血淋頭的「農業革命」,就這樣由雍正帝強力啟動。
由怡親王允祥統籌指揮,一板一眼按照當年徐貞明的規劃,源源不斷開墾稻田。

然後,一邊種田一邊整頓,所有反對聲浪統統排除,還從江南選派老農來京畿示範種稻,推廣新技術。

終於,百年來的願望實現了:

「短短三四年間,京畿以及直隸地區,就是大片稻田縱橫,年年獲得大豐收。」

康熙晚年時,「內外府庫無不虧空」的大清朝,終於轉危為安。


有時候,只靠科技進步,無法解決所有問題,得有個關鍵人物登場才行。

頭條留言
李天豪
李天豪
資深歷史老師,服務於教科書出版社與補習班多年。 喜歡看歷史,更喜歡說故事,規定自己一年要寫一百萬字。 說書不只是職業,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寫出來的文字,都是可以說的故事。 每個故事背後,主角不同,說的都是人性。 人性永遠不變,幾歲來看,總是很有意思。 以史論今,希望以後可以論金,最好不要變成論斤。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沒有進球的歐冠卻精彩 守得住進球需天賦加球運

今天9月19日凌晨歐冠「聯賽階段」首輪上演一場重頭戲,曼城主場迎戰國際米蘭,這是2023年歐冠爭霸決賽的「重演」,國際米蘭作客成功頂住了向來強攻的曼城,全場比賽雙方共計交出35次射門,射門比為22(曼城)比13,一場0比0沒有進球的歐冠,其實踢得很精彩,賽後曼城主帥瓜迪奧拉盛讚國米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