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大嵙崁流域生活公園願景 大溪居民共思普濟路下世代生活廊帶!

「大溪 NEXT 」 專題系列報導
樂聯網專訪/Lilia Yu

呼應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計畫」,桃園市府及大溪總顧問團隊以「大嵙崁流域生活公園」為範圍,推出「大大溪計畫概念展─生活未來式」,在實際場域展現對未來美好生活的詮釋與行動。

桃園市府近年來在大漢溪流域所投入的各項建設達百億以上,勾勒出政府對於「大嵙崁流域生活公園」的視野與格局,接軌聯合國永續發展關鍵指標(SDGs),而大溪位於流域的關鍵位置,更是推動改變的重要指標場域,地方參與及共創未來生活場景的期待與能量不斷地醞釀著,在木藝生態博物館及總顧問團隊的支持下,持續地延伸與深化。

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的落地,除了是臺灣具有代表性的創新實踐,更重要的是開啟了一系列的對於大溪未來發展的對話與改變,與高雄大學曾梓峰教授總顧問團隊,共同透過社區願景工作坊的形式,加入下世代的視野,重新觀看臺灣社會已經逐漸被遺忘的文化、生活、與歷史場景,與在地的鄉親居民,對於2030年大溪的想像與可能性,相互激盪想法。

你/妳對於大溪的印象是什麼? 長年觀察大溪發展的曾梓峰教授,收集到的答案大部分仍不脫老街、牌樓、立面、陣頭、豆干、鳳飛飛;但對於新世代族群來說,旅遊型態轉向於文化底蘊的深度體驗,大溪除了老街,他們更喜歡深入舊聚落巷弄、在傳統市場與商街中發掘大溪另類獨特的個性。

「大溪Next 2030系列工作坊」,即在透過一個開放性的討論,邀請在地居民,共思共創大溪下世代發展的脫胎換骨,在既有的環境中,找出新的元素、新的故事、新的價值,讓大溪生活更多元、更豐富,延長人們停留的時間,也提升消費的機會。

大溪Next 2030系列工作坊第一場次,於2月12日大溪福仁宮後殿舉辦,邀請大溪居民、團體與都市空間專業與實踐者共同以「普濟路沿線」為基地,以新的空間經驗及公園般品質的都市廣場環境,想像「普濟路下世代核心生活帶」的樣貌。

普濟路為位於大溪市街邊緣與河谷間的地帶,由大溪公園、木博館歷史建築群所形成一條歷史文化廊道與公共空間;在以人為本的空間塑造原則下,普濟路從原本圍籬高聳、人車共道的街區型態,透過介面處理、路緣順平與綠帶景觀設計,成為舒適的廊道與行人友善的環境,本次的工作坊,即在這樣的基礎之上,翻轉以「道路」作為空間經營主軸,轉向「能夠悠遊徜徉的連續性都市廣場」空間概念,讓沿線的居民、店家,共同想像與創造吸引人的生活場景,以新的格局,重新面對普濟路沿線的獨具價值的公園與開放空間。

大溪下階段的翻轉,不僅是空間上的轉變,更是生活改變的行動。在第一場以普濟路為焦點的開放討論中,相關鄰里長、地方青創、文化協會團體代表與里民等至少有25位參與,圍繞著大溪老城區的實體模型,開始熱絡地丟出各種想像,擘劃普濟路沿線可能的潛力發展據點、空間使用以及社會網絡及生活的連結:
不管是具有歷史價值的宗教中心、私人家廟、教堂、學校,與正在發展中的老人文康中心、創生基地等,普濟路從北到南,具有社會、生活、文化與自然等多樣化的個性;隨著空間設施與環境品質的升級,普濟路不會再是大溪的後花園,而成為下世代核心的生活帶;隨之必要的是經營模式的改變,由居民社區共同意識「生活提案」,創造新的「生活模式」,細膩且真實地實踐未來的生活想像。

從都市專業面來說,中華大學景觀學系林煥堂教授提出上下遊區域生活想像的串聯與回應,中原大學建築系謝統勝教授則是從博物館的加值和延伸,連結在地的生活經濟。

 大溪模型展: 即日起至3月底,歡迎至福仁宮後殿參觀並留下對於大溪NEXT的生活想像! 

在實際場域展現對未來美好生活的詮釋與行動(圖:工作坊提供)
頭條留言
Lilia YU
Lilia YU
雖然說「聞道有先後」,但是「術業有專攻」,年紀大不代表學問大,世代交替,後浪比前浪,新世代領航員總是會令人眼睛為之一亮。專注且熱愛於人文,歷史紋理,以及生活中的老物件,並且能夠從中加以運用創造出新商業模式及活化閒置空間。目前熱衷於研究及觀察社會中每一個角落所發生的美好事物,同時也積極參與文創,在地創生及社福、公益團體的各項活動宣傳與規畫執行。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穿樂時空-鄧你來相會」 雲林重現鄧麗君甜美歌聲

雲林縣政府「穿樂時空-鄧你來相會」音樂會,18日晚...

徐懷鈺新舊經典祭出 現場打造舞廳KTV

徐懷鈺新歌音樂分享會把新舊經典祭出      照片...

民歌五十演唱會木吉他合唱團 金韻四小加入 更多老朋...

木吉他合唱團(左起) 黃慶元、陳秀男、劉因國、江學...

春節假期工作 薪資怎麼算一次看懂

記者楊秉鈞/台北報導 隨著春節長達9天的假期即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