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短評)一觀光局又回到專業人的手裡
上周,交通部長林佳龍宣布,讓目前代理的張錫聰扶正,正式出任觀光局長。
張錫聰的真除,有兩項意義,一是讓觀光局又重新回到專業觀光人的手裡,由真正了解觀光的人來帶領。
二是破除林佳龍部長的用人蜚言流語,張錫聰的出線,證明林佳龍用人唯才,不是非親不用。
長期以來,觀光局長人選一直都是由觀光局內部培養產生,如張學勞,蘇成田,賴瑟珍,謝謂君,他們都是從觀光局基層做起的,歷任大小職務,練就一身功夫,對國家觀光政策非常了解,對觀光資源也非常熟悉,甚至有些人還在各國家風景區或是地方縣市政府歷練要職,熟悉產業,了解民情,甚至與觀光產業的民間人士也頗有交情。
一直到了蔡總統第一次當選,內閣重組,當時的交通部長賀陳旦作了一項很大的改變,就是把交通部的幾個局長大風吹,說是要讓他們去歷練不同的職位看看,於是把觀光局長謝謂君改派去當航港局長,管觀光的變成去管港口,而把鐵路局長周永暉調來當觀光局長,管鐵路運輸的變成來管觀光,這一改變,就把傳承數十年不成文的的觀光局長選任制度給活生生中斷了。張錫聰的扶正,又延續了這項傳統。
觀光局長是個官不大不小,但事情超繁雜的單位,最主要是觀光局管的旅遊產業如旅行社,旅館業都是活生生的人,不像交通部其它局處,管事多於管人,所以要想當好觀光局長,除了要熟稔政府法令(一般都有),而且還要喜歡和旅遊產業的人交朋友往來(因人而異),不能高高在上,要會到處走動,傾聽民意,有時旅遊業的人並不期待觀光局長可以解決他們的難題,但局長願意來走動,參加他們的公協會活動,他們就覺得比什麼都值得。
沒辦法,因為台灣是個民主社會,民眾期待官員的不僅是辦事高手,也要有如保姆般的推手,如果碰上不願意走入群眾,不願意和業者交流,在目前台灣官場的氛圍是會被排斥的。
(作者為前民生報戶外版資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