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枚「魔法魚勾」

圖文:張銘隆

鴻爪(三)漁勾

這一枚不知其所以的墜飾,託迪士尼卡通電影「海洋奇緣」而知名度大增。原來,它的原形是「魚勾」。
 
漁勾,我之不願用部首金的「鉤」字,是有原因的。人類擺弄這個最原始漁業騙魚上鈎的陷穽已有數千年歷史;史前時代即以骨、角、貝、硬木甚至石材製作魚勾或魚卡子,從水裡釣魚為食。
 

人類文明一直進步,約在千年前的銅器時代就有了金屬魚鉤,十七世紀大洋洲的一些島嶼則還使用著天然材料的手製魚勾,台灣的史前考古遺址也發掘出不少原始魚勾。
 
當今的漁業、釣友,更是不得了!不但用的是高科技金屬、還針對各種魚類、漁法研發了形形色色的鈎子,務使上鈎難逃。
 
我的第一枚「魔法魚勾」,是30年前在紐西蘭買的樸素墜飾,第二枚則是在帛琉「南島文化節」買的精美魔法魚鈎,更早則是四十幾年前,被墾丁考古文物觸發了夢想,收集了一些刺河魨的大號鱗刺,想著要製作幾枚仿古魚勾、釣他一尾跨越古今的魚兒。
 
不過,這個夢想至今都還是夢想,這個世界,人越來越多,魚越來越少,越來越困難實現….所以,我的魔法魚勾至今和絕大多數人一樣,只是墜飾、繫著夢想的「幸運伴」而已。
 
這一枚不知其所以的墜飾,漁勾。(張銘隆)

這一枚不知其所以的墜飾,漁勾。(張銘隆)
頭條留言
張銘隆
張銘隆
民生報戶外版記者,也是個大冒險家,台灣第一批登上珠穆朗瑪峰(聖母峰,Mount Everest)的登山家之一,也是潛水家、航海家、獨木舟玩家…(曾經划獨木舟環島)。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北市人本環境改善成效優良 人本街道種子教師培訓營參...

墨新聞|記者鄭富鈺/綜合報導內政部國土署委託臺北市...

臺北演唱會經濟發威 觀傳局攜90家旅宿送票根好康

墨新聞|記者鄭富鈺/綜合報導五月天25週年演唱會在...

台北市25名學生赴美加交換 行前分享會助力啟程自信...

墨新聞|記者鄭富鈺/綜合報導臺北市政府為培養學生具...

颱風逼近仍不停工!中市建設局長視察台灣大道排水工程...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面對極端氣候與短時強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