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夢特工」彰顯台灣科技技術

文:麥若愚

台灣的電子、醫療、生化科技先進,沒有理由不反應在影視內容上,偏偏電影缺乏企圖心,題材只放在愛情、鬼魅、同志類型打轉,所幸現下「劇集」可以優於「電影」,HBO先把台灣廟宇文化拍成「通靈少女」,再做燒腦科幻劇「獵夢特工」彰顯台灣科技技術。
 
歐美電影涉及夢境的大多艱澀難懂,不論是大衛林區由錯綜複雜夢境交織的「穆荷蘭大道」、或是克里斯多夫諾蘭 (天能)從潛意識盜夢的「全面啟動」,都留給觀者深邃的想像空間; 做為HBO Asia首部自製科幻劇,「獵夢特工」整體風格偏向賽博龐克(先進科學技術V.S崩壞社會架構)科幻片 (銀翼殺手、瓦力),用懸疑推理的商業片形式,以深入淺出的腦神經學夢境工程,一步步帶觀眾走進獵夢、解夢的科幻世界。
 
要做到出色的深人出,考驗專業劇本與科技製作規模,這點「獵夢特工」是成功的。首集員警楊一展調查離奇車禍需要探夢技術找上關監服刑的科學家王識賢(頗有「沈默的羔羊」新進刑警茱蒂福斯特去獄中找食人魔安東尼霍普金斯求援的序場味道)。科學家的神經工程學博士女兒 (吳子霏),進入車禍昏迷倖存者夢境卻遇險,王識賢再進入相同夢境救女兒,一首童歌舖陳這對科學家父女10年歲月產生對夢境解讀以及父親發明探夢技術釀造悲劇的心結。
 
父親的探夢機實驗室要從腦脈衝訊號進入夢境感受情緒,女兒卻執著研究意識轉移的意念科學,原來女兒罹患腦瘤希望自己的意識能被留下 (這條線索會有更驚奇的腦進化發展),然而在父女衝突與警科聯手辦案過程,卻有一隻遠在北歐冰島更鉅大的操控黑手 (王耀慶)。從每集的犯罪情節 (高中生集體自殺、販賣女星春夢、雙胞胎之死等),獵夢怪物王耀慶企圖從意識融合與連結、記憶移植,逐步開啟意識之門,揭開集體意識的深淵。
 
劇長8集從偵辦各種犯罪案件開展的探夢、獵夢、盜夢、解夢過程,也逐步解封王耀慶與妻子徐若瑄、與科研搭檔王識賢之間的情感與實驗之謎。包括徐若瑄因爆炸昏迷成植物人,丈夫想將她從意識深淵 (靈魂、能量)救回的轉折。
 
「獵夢特工」首集規模有如一部日本科幻大片 (煉鋼廠女子排隊跳火爐的夢境),第二集噬人外星生物與高中生化身的士兵大戰(這兩集從不同夢境做大腦的意識連結),之後每集的場景無論外景或空拍、內景搭設,包括新北摩登大樓林立的城市夜景、典雅建築的探夢實驗室外觀 (我以為是電腦繪圖,原來真有其景)、日本演技大咖國村隼客串遊戲公司老闆的跨國企業氣派辦公大樓等,都是電影大片等級的場景 (8集預算高過1億3千萬台幣,破HBO投資台劇單集製作費紀錄)。
 
做為HBO Asia與台灣共同開發的原創大劇 (不同於Netflix直接買劇),「獵夢特工」除了原始劇本來自好萊塢 (奠定這部台劇有著科幻美劇的基石),95%幕後是台灣班底,導演之一洪昇揚曾被周杰倫發掘執導林義傑超馬電影「一萬公里的約定」,也以曾在美國拍小成本科幻片的資歷被HBO擢拔。
 
王耀慶半邊蛇皮臉的特殊化妝、王識賢的頹廢雅痞風、徐若瑄要呈現腦意識深淵的植物人,楊一展的熟男帥氣特別搶戲,女新人吳子霏從內斂沈穩科學家到父女情感流露已有大將之風。
 
「獵夢特工」彰顯台灣科技技術。
頭條留言
麥若愚
麥若愚
民生報資深記者,擔任資深媒體人、影評人;專業影視獎項評審、大型影視記者會與論壇主持人;電視與廣播節目常態來賓。超過30年專業看電影經驗的麥若愚,會向你推薦、點評世界各國電影。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AI時代來臨,還有需要學英文嗎?

2025年全球科技發展進入AI時代,人工智慧(AI)快速崛起影響全球產業結構,「既然AI這麼厲害,我還需要學英文嗎?」成了不少人心中的疑問。AI翻譯、口說練習和即時轉譯等工具不斷進化,讓許多人誤以為只需依靠工具,就能應對各種語言需求。但語言表述是思考邏輯和跨文化溝通的關鍵核心,應是善用AI工具輔佐學習使用,達到更高的成效,如同TKB洋碩美語的「混成學習法」結合實體和線上課程,打造更高效的學習模式。

親子共學.社區同樂,多元文化嘉年華熱鬧登場——攜手...

2025年5月24日,位於台北市文山區木柵,台北市大誠高中隆重舉辦首屆「親子共學多元文化嘉年華」,以促進家庭健康為核心概念,宣揚孝道落實於日常生活中,將親子情感緊密鏈結,活動盛大、氣氛熱烈,吸引家長、師生、校友及附近社區朋友齊聚一堂,共度溫馨又充實的一天。嘉年華活動內容豐富多元,包含園遊會、多國文化認識、餐飲科及室內空間設計科學生學習成果展、闖關遊戲、摸彩活動及才藝表演等,學校特色教學呈現在學生多元表現與學習成果,獲得廣大好評。

褒忠產業園區開發受阻 雲林縣府籲經濟部專案加速推動...

墨新聞|地方中心「褒忠產業園區」位於本縣褒忠鄉台糖...

戰國策「企業利潤成長」與「創業顧問」陪跑班 推一年...

在網路快速變遷的時代,戰國策集團宣布兩大重磅顧問...

出租房屋可以享優惠稅率! 台中地稅局曝關鍵時點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房屋稅新制上路,非自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