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的季節

圖文:張銘隆

園裡的長豇豆和醜豆正在旺產,兩天摘一次,都能摘上幾斤,三天不摘就出現老豆。
 
星期一到三,每天午、晚餐都是一大碗豆丁拌小量米飯的豆仔飯,將就佐一瓢肉湯,連三天、六餐,縱阿北仔再不挑嘴也喫到膩了。
 
番薯陸續出土,今年的薯種異常出色,分享到的親友都讚不絕口;連給我薯苗的老農阿祥都起了珍惜之意。他說:農會供應的薯苗品種不定,像今年同時供苗的另一裂葉白皮品種,不但收穫量差,口感也遜。
 
阿祥並且指點我,收穫後的薯藤不要全部毀棄,剪一些較鮮嫩的重新插種,並且保留一些較好的塊根,明年延續這個好品種的薯苗。
 
香蕉、巴蕉最近都已有收穫,樹上還有好幾掛等著割取。曇花今明又有18個花蕾將開,算算從夏到秋,收穫不下八十朵,近日已另拓園圃,擴大種植。
 
四季流轉飛快,菜農夫的做與學牛步推進,但肯定一年要比一年精采的!
 
秋收的季節。(張銘隆)
秋收的季節。(張銘隆)
秋收的季節。(張銘隆)

秋收的季節。(張銘隆)
秋收的季節。(張銘隆)

頭條留言
張銘隆
張銘隆
民生報戶外版記者,也是個大冒險家,台灣第一批登上珠穆朗瑪峰(聖母峰,Mount Everest)的登山家之一,也是潛水家、航海家、獨木舟玩家…(曾經划獨木舟環島)。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清明潤餅怎麼吃更健康?掌握「三少一高」美味無負擔

圖說:美味潤餅健康吃,嘉市府衛生局提供「三少一高」...

彰化五大文化基地入選百大 獲250萬獎勵展現文化實...

圖說:王功海牛文化基地。(照片/魏清水老師提供) ...

大坑蝶螢嘉年華登場 春季賞螢4/7搶先開放報名

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 一年一度的大坑生態園區螢火蟲...

偏東風挾帶境外空污來襲 彰縣環保局呼籲清明祭祖不露...

地方中心 今(4/4)日高壓迴流及輻射冷卻影響,環...

台灣祭首日30萬人擠爆 墾丁大街榮景再現

圖說:台灣祭首日湧入30萬人次,墾丁大街人潮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