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聯合國3月20日剛出爐的第九年世界幸福報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台灣2021世界幸福排名上升全球第19幸福國家,比過去全球第24幸福排名更優(表1),似乎疫情讓台灣更互信、更幸福,蟬聯亞洲第一幸福國家。聯合國因此在幸福報告中大篇幅探討亞洲盛行的幸福課程與社會互助連結,如何超越COVID-19造成全球死亡威脅,改變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連結、工作與幸福感,很希望學習獨特的東亞「台式幸福」。
臺灣醫療健康諮商心理學會(醫心學會)李玉嬋理事長解析,聯合國歷年的世界幸福報告,發現台灣除了健康長壽、社會信任支持安全、政府貪腐程度中低度,尤其以生活上很能自由選擇是最奢侈的幸福,可以自由評論、選舉投票、無禁書禁播、友善又熱情互助,成就出最美的風景是「幸福台灣人」。但是2013年第二份世界幸福報告發現,各國幸福感顯著變化的重要因素是心理健康與主觀幸福感,是可以訓練的幸福。
醫心理學會創辦人湯發鉅博士請李玉嬋理事長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攜手,選在2021年3月20日舉辦「國際幸福日論壇~幸福養心善終之社區心理衛生亮點」,倡議衛福部心口司長諶立中宣布台灣將建置未來四年70 個、十年100 個的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如何服務社區每25萬人,超越憂鬱或精神疾病,知道如何自主管理心理健康幸福有感。論壇主講的北市聯合醫院黃勝堅總院長、全觀中心孫文榮主任、護理部吳孟嬪主任、三總北投醫院楊斯年院長、觀音線協會蔡英玲理事長與北市社區心衛中心一起研議更佳作法。醫心學會建議以幸福養心BMI心理健康識能(幸福三元素Befriend-Mindfulness-Identity友-情-義)、善終自主死亡識能,以全家全人全隊合作,落實社區心理衛生幸福亮點。
尤其台灣在2016年亞太15個國家精神健康和社會融入指標評比第3名(80.1分),次於澳洲94.7、紐西蘭92.2分,特別落後於社區心理健康與社區精神醫療據點的佈建。台灣需將現階段以醫院住院精神醫療為主的型態,轉型到社區精神醫療照護與國民心理健康防護上,讓預計聘任的社安網個案管理組及社工組長、心理衛生組及心理師組長、諮商心理師與臨床心理師為主責,輔以護理師、職能治療師、心輔員,在公家場地設置心理諮商所提供家庭中心模式,促進民眾心理健康與精神病人重返社區共融生活。在人人共享幸福320國際幸福日裡,點亮幸福共好社區心理衛生大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