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障礙者成為「同儕支持員」
「台北市新活力自立生活協會-自立生活體驗室」3/23舉行揭牌儀式,由台北華山扶輪社主辦,當天並慎重介紹「國際扶輪全球獎助金個人助理培訓計畫」,目前所獲經費將初步在台北市與新北市執行。國際扶輪3521地區總監馬長生、台北市政府社會局局長周榆修、3521地區扶輪基金主委前總監林谷同、台灣障礙者權益促進會理事長張宗傑、台北市新活力自立生活協會總幹事林君潔等人皆出席致詞,國際扶輪3521地區四分區各社社長亦致贈扶輪旗。
王雪沼女士擔任2020/21年度國際扶輪3521地區台北華山扶輪社社長,熱心公益及關懷弱勢,以協助身心障礙者訓練合格個人助理為主題,提案申請「國際扶輪全球獎助金」(Global Grant),去年12/11接獲RI總會(Rotary International)通知申請獲准,今年初展開執行。本案由國際扶輪3521地區第四分區台北華山扶輪社主辦,贊助單位有:國際扶輪3521地區、韓國3630地區;協辦社有:日本大阪環球市扶輪社、高雄拾穗扶輪社、台北圓山扶輪社、台北中正扶輪社、台北大直扶輪社、台北同星扶輪社、台北關渡扶輪社。
台北華山扶輪社創社社長許仁華(右三)與前社長
本案服務的對象是被社會遺忘的少數族群,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社會服務活動。王雪沼說,身心障礙者日常生活需要受過專業訓練的個人助理協助,受訓人員完成訓練課程後,社會局會發給合格證書,透過協會媒合給需要個人助理的家庭,並且由社會局支薪。目前台北市的合格個人助理近140人,每月實際上線服務的僅有80人,多數年紀在65歲以上,台灣雖有自立生活支持服務計畫,卻沒有良好的培訓制度與機會。
1947年以來,扶輪基金會已經發出超過18億美元人道及教育獎助金,由當地扶輪社及地區申請及管理。
國際扶輪基金會(The Rotary Foundation)為一非營利法人,透過國際性的人道服務計畫及教育和文化交流來促進對世界的關懷。經費主要來自扶輪社員及認同「建立一個更美好的世界」願景的人士自發性捐獻。她強調,目前的經費只足夠台北市政府與新北市政府來執行,期望雙北執行成功之後擴及全台,培訓更多專業個人助理,造福全台有需要的家庭,這個計畫值得持續進行,她更呼籲其他縣市的扶輪社共同參與。
台北華山扶輪社社長王雪沼女士計劃靈感來自「鄭豐喜文教基金會」,她在一次基金會所舉辦的肢體障礙學生的獎學金頒獎典禮上,看到數十名坐輪椅的清寒優秀學生,努力克服肢體障礙的困難勤奮向學,因而興起申請國際扶輪基金幫助他們的念頭。她表示,四肢健全的人不了解肢體障礙者的真正需求,透過「台灣障礙者權益促進會」與「台北市新活力自立生活協會」,找出需求,以申請到的國際扶輪基金資助訓練課程所需費用,並購置生活輔具成立自立生活空間體驗室,作為培訓課程實習的場所。
「其實,肢體障礙者並不想完全依賴社會救濟,期望能自立生活。」王雪沼指出,他們只是身體某部份失能,或許不能走路,但可以透過輪椅代步;不能自己洗澡、穿衣、如廁,但是身心障礙的人希望能透過專業居家服務員、個人助理等的協助,也能像正常人一樣的生活。
經過多次與台灣障礙者權益促進會開會,了解到個人助理嚴重不足,為促進障礙者自立生活,須設立個人助理訓練班;但個人助理員流動率高、費用亦不少,導致障礙者家庭的困擾與嚴重負擔,開辦「個人助理培訓課程」,能夠協助障礙者的在校學習與減輕生活上的不便。招生對象是:輕微障礙、應屆畢業生、志工團體、經濟弱勢,二度就業等族群,鼓勵參與個人助理培訓。
「鄭豐喜文化教育基金會」長期以來的主要服務對象是肢體障礙學生,符合政府的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方案使用對象,除了了解肢體障礙者的家庭狀況,每年也提供許多獎學金給肢體障礙大學生,對於提升肢體障礙者的社會階層不遺餘力。
「台灣身心障礙者權益促進會」以及台北市新活力自立生活協會自成立以來,致力協助身心障礙弱勢族群的相關議題,自立生活就是相當重要的社會議題之一,而計畫的主要服務對象也正好是肢體障礙者。目前全台灣個人助理人力資源嚴重短缺,對多數身心障礙家庭來說,個人助理的服務支持「看得到、用不到」,申請需求後卻遲遲找不到人,就算申請到了,往往因為專業度不夠、工作態度不佳,導致接受服務的家庭體驗極差,直接影響申請意願。
單就台北市而言,合格的個人助理僅僅約70人,多數年紀在65歲以上,如此缺乏的情況下,台灣有自立生活支持服務計畫,卻沒有良好的培訓機會,以致於該服務使用者比例不到0.01%。
本專案計畫希望透過專案培訓,彌補個人助理不足的問題,二度就業、婦女或輕中度身心障礙者,可通過培訓課程給予全職或兼職之職缺;媒合專業的個人助理,改善地方身心障礙家庭、弱勢族群的生活品質;培訓障礙者成為「同儕支持員」。聯絡人:王雪沼/0935-007-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