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人農夫的愛蓮說(上)

圖文:張銘隆

不唯周大家、不唯菡萏達人的張教官,余亦愛蓮之婷婷荷葉、高潔荷花、香香荷飯。吾適有一泥塘,胡不栽之?
 
小學時,與三兩頑伴在大龍峒孔廟泮池偷摘荷葉(那荷花總在遠岸搆它不著),及長,見過種荷採子挖藕場面。想,荷花總是這般:水上傘葉叢中擎著端莊的蓮花,花瓣落時結成蓮蓬,熟後孕成蓮子,全株萎謝後可以在泥裡挖出蓮藕。蓮藕和蓮子都可以再育成植株。就來種它吧!
 
阿北仔的簡陋知識還知道藕節繁殖會比種子快速,往菜市場買藕最快。
我:「阿伯啊,買五支蓮藕,要最瘦的」。
 
賣藕阿伯:「要瘦小的?要種?這裡的蓮藕都去了芽,種不起來的啦!」
好心的阿伯特別為我往上游訂來了便宜種藕。
 
菜鳥也知道育苗先,在盆裡培苗,細葉長到五寸高;想:水水植物麼?當然要落根到池底囉!
 
五支藕苗全部綁上石塊,「沈種」到四尺深的池塘裏,幻想著細細荷葉像爬藤一樣努力抽長,浮到水面,然後會有花、有蓮蓬……
一個夏、一個秋、又一個冬過去,我的愛蓮夢——全軍覆沒!
 
…..幾年後的現在,小山園卻有了一個荷花氾濫的蓮塘…..這是後話。
親愛的看倌們,且聽下回分解。
 
荷花氾濫的蓮塘。(張銘隆)
 
(泰平又下雨了,摸魚爬格子)
頭條留言
張銘隆
張銘隆
民生報戶外版記者,也是個大冒險家,台灣第一批登上珠穆朗瑪峰(聖母峰,Mount Everest)的登山家之一,也是潛水家、航海家、獨木舟玩家…(曾經划獨木舟環島)。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淡江健兒全大運摘5金6銀14銅 續占無體育相關學系...

墨新聞|記者韋石/綜合報導【記者王薇婷淡水校園報導...

別怕荷爾蒙,妳抗衰防病的關鍵》不是健忘是警訊,三分...

墨新聞|記者韋石/綜合報導綜合報導/進入更年期與停...

合晶科技捐資 中原大學「季達廳」啟用 打造半導體教...

墨新聞|記者韋石/綜合報導綜合報導/中原大學再添教...

AI x ESG永續高峰會台中揭幕 永續轉型新引擎...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2025 AI x ...

國父紀念館走讀台東南迴 體驗南島文化之美

為喚起大眾對歷史文化與族群多樣性的關注,國父紀念館今年推出「走讀國父史蹟與多元族群建築文化活動」系列,從4月起至7月中旬,規劃10條具代表性的走讀路線,走訪全台歷史場域與文化空間,邀請民眾實地走訪,體會台灣社會多元文化的深厚底蘊。其中東部路線「走讀義築與南島文化——台東南迴」於5月10日登場,帶領學員沿南迴公路踏查,探索建築與文化交織共生的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