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的非常潛水(十一)盲目

文:張銘隆

純觸覺系的潛水,在我當年的職業生涯中有兩次,一次在大樓基礎樁孔的泥漿裡,一次是沈船的空艙中。
 
從泥漿中吊掛斷落的掘孔鑽頭;先要在陸上記清鑽頭外形,知道鋼纜繫結的位置,盲目摸索中,快卸環和鋼纜結仍需確實,尤其如今超高大樓的基樁孔動輒三十米以深,泥漿比重又大,動作準確之外,還要求快,盡量縮短滯底時間。
 
沈船從艙內配合船殼補漏,使用空氣帶作業。原本就渾濁的海中,人孔以內根本伸手不見五指,貼著艙壁摸索前進,時不時得繞過補強船體的桁樑,到了破洞處才有一點微光可用,補片鎖上後又恢復完全失去視覺的黑暗。得靠著空氣帶導引,原路摸回。(就怕繞錯路線空氣帶纏住了樑柱)。
 
完全沒有視覺補助的潛水工作,除了熟練技能以外,還得有強烈的自信心,這只能靠平日的訓練和經驗養成。無法克制黒暗和幽閉恐懼心理就不能從事的。
 
心得:
1、我們早年的潛水訓練,有「盲目潛水」課程,讓學員用鋁箔從蛙鏡內側遮斷視線,在限制水域中摸索活動,有時還加入「襲擾訓練」,在教練監護下模擬裝備故障、脫落等種種狀況處置。
個人覺得這種課程對潛水員實際水中活動的穩定度十分有幫助;可惜近代商業化的休閒潛水訓練多抽掉了這部分,或也是速成潛水員容易失事的原因之一吧?
2️、補助視覺的水中照明器材並非萬無一失,夜潛或閉塞空間潛水者應有備用照明及潛伴之外,下潛前要緊記水面及岸線指引光線方向為返航之用。
3️、水下三度空間的「飛行者」往往只注意鳥瞰視角,燈光時不時應朝「空中」掃射觀察ㄧ下,注意不要攪渾了水影響視線。
4️、所有的夜間潛水和閉塞空間都應先經過事先探查,方才為之。
頭條留言
張銘隆
張銘隆
民生報戶外版記者,也是個大冒險家,台灣第一批登上珠穆朗瑪峰(聖母峰,Mount Everest)的登山家之一,也是潛水家、航海家、獨木舟玩家…(曾經划獨木舟環島)。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看今晨皇馬絕殺引出的話題

4月2日清晨西班牙國王盃四強準決賽次回合,皇馬和皇家社會踢出一場盪氣迴腸的大戰,皇馬主場被踢成3比4,造成兩回合總比數4比4平手,直接進入延長加時比賽後,踢至115分鐘,皇馬靠替補上陣老將呂迪格(Rudiger)頭球絕殺,幫助皇馬再闖進爭霸決賽!此役見識了皇馬存在的後防隱憂,同時也見證了

嘉警迅速偵破潑漆案件 呼籲民眾理性表達訴求

記者宋其佳/嘉義市報導 嘉義市政府警察局第一分局針...

霓虹綠洲音樂祭集英日泰韓音樂人齊聚 打造音樂與城市...

NeonOasis 25     照片提供:宝島制...

江祖平體檢正常又回劇組報到 這次是報仇還是贖罪

江祖平暫時消失三個月再回劇組報到     照片提供...

幻藍小熊魅力爆發 代言運動飲料

GENBLUE幻藍小熊代言舒跑S     照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