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的表情

圖文:張銘隆

天暖了,再沒什麼機會待在暖爐前做夢,但是,夜裡焚化爐裡的火焰表情十足,還是令人著迷。
 
堆肥場還沒規畫好之前,春天裡的旺盛野草和新整的枝葉,不稍加焚化還是會影響環境整潔,去冬退休的克難暖爐正好回歸焚化的本業。
 
掀去煙窓的焚化爐,填進一些遭蟲蛀拆毀的傢具碎片,再填滿一肚子的新除野草,點起火來還是不負「爐子」的功能,導煙、對流,一直維持良好的燃燒效果。
 
暗夜裡,每一刻、每一秒的火焰表情都不一樣,配著濕草的煙霧,時而燦爛奔放,時而熒熒含光,因著爐子的侷限,還在不鏽鋼的爐壁上燒出了桃紅的塗鴉,就這樣教人樂得賞火到深夜。
 
翌晨,連餘燼都無的炭灰回歸了土地,但是,聽說焚化的炭灰肥力不若生質堆肥,新近的PM2.5說又甚囂「塵」上,看來得減少焚化爐的使用,綠能堆肥場的規畫也得加快腳步了。
 
頭條留言
張銘隆
張銘隆
民生報戶外版記者,也是個大冒險家,台灣第一批登上珠穆朗瑪峰(聖母峰,Mount Everest)的登山家之一,也是潛水家、航海家、獨木舟玩家…(曾經划獨木舟環島)。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搶攻毛經濟! 廢布改造寵物衣 中市社創基地培力逢甲...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台灣1年寵物產值上看6...

繞行大台中助市民就業! 中市勞工局就業服務巡迴車超...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為提升城鄉就業服務資訊...

訪印尼見證愛台灣的力量 謝金河:感謝洪振榮大使的用...

墨新聞|記者廖濬弘/台北報導見證愛台灣的力量。財信...

114年松山區成年禮暨人口政策宣導活動-成年「三加...

編輯中心/台北報導 114年臺北市松山區「...

為孩子站出來「終結兒虐 · 陪你長大」護兒集會行動...

商傳媒|記者金政美/台北報導由全台多位家長自發串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