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什麼牌子的疫苗,其實是政治問題

看到這個標題,很多人應該會不爽:
「疫苗」有沒有效,是「有客觀標準」的
某牌的好,某某牌的次之
某某某牌的最差,副作用最多
這是有客觀數據的,怎麼會是政治問題?
別急著動氣,我把事情分析一下,請你參考
首先,任何醫療方案,都沒有100%的把握,對吧?
所以,如果有好幾種醫療方案擺在眼前
那其實就是個「選擇問題」
風險利弊得失,你必須得賭一下子
如果,這是個人情境
那麼,這種選擇,就是「機會成本」問題
大家各自選能力範圍之內最好的方案就是
但是,如果是公眾選擇
那就會面臨政治博弈的問題了
現在,擺在政府面前的狀況是這樣的
困境:
「大家都知道,戴口罩只能治標;打疫苗才能治本」
「那疫苗呢?」
「有肯定是有,只是需要時間….」
「畢竟,之前沒準備那麼多….」
「而疫情來的太快,老百姓等不及了…」
方案:
1.接受來自對岸的疫苗,先解燃眉之急
2.再撐幾個月,選擇其他管道的疫苗
分析:
對台灣政治現況有點了解的人
應該都明白,執政黨不可能選方案1的
選了方案1,無論疫苗成效如何,都是執政黨輸了
因為:
如果疫苗有效,那就是拿了對岸的人情
會被在野黨拿來攻擊,至少講到下一次總統大選沒問題….
而且,長期政治路線一旦動搖,傷了鐵桿支持者的心…
那可是危及政權的大災難啊….
比什麼黑道入黨、停水停電、要可怕一萬倍
而且,你以後拿什麼跟對岸說嘴呢?
反之:
如果疫苗沒效,那就是既輸了裡子,又輸了面子
而且在野黨就算比較笨,也應該能搞出幾套陰謀論來抹黑:
「疫苗之所以沒效,都是因為OOXX因素….」
而且,鐵桿支持者會更怒:
「為什麼要接受敵人的『木馬』?」
「就為了眼前的一點小危機?」
「立場跟原則都不要了嗎?」
那麼,選方案2呢?
那怎麼算都是穩贏的
首先,台灣人很一窩蜂,好壞都是一窩蜂
現在滿大街都是戴口罩的
估計最多一兩個月,疫情總是可以控制的
而且,其他管道的疫苗陸續到位
接種的人多了,大家也會慢慢安心
要知道,搞政治的人,從不怕困境
尤其是不怕那種短期民意壓力
因為大眾的記憶,比金魚好不了多少
就算摔到谷底,只要能漸入佳境,就是好策略
因為大眾只能記得幾天內的事情
只要未來有很多「好消息」在等著
現在情況糟一點,也沒關係
反正,今年又沒選舉
不會像去年的川普那麼倒楣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
「方案2,顯然就是更能夠漸入佳境的最好方案」
可以預想,接下來幾周乃至於幾個月會發生的新聞,大概會是這樣:
5月底~6月中:
「噩耗不斷,在野黨撿到水槍,不停攻擊」
「執政黨忍辱負重,不斷解決問題….」
「網路懶人包、貼圖大字報天天更新」
「調查局、刑事局努力打擊假消息」
「………………………………..」
總之,府院黨網齊心協力,「拖」過這段最難熬的時間就好
至於在野黨跟媒體的攻擊?
只要把問題無限細節化,講的沒人能搞得懂
或者轉移焦點,找個隨便什麼人來罵個幾句
反正,目的是拖過這段時間就好
6月中~6月底:
「普遍戴口罩,開始有效,疫情降溫」
「疫苗陸續到位,媒體開始報導施打情況」
「這邊打了幾萬人、那邊又打了幾萬人…..」
「情況正在好轉,大家要有信心啊^^」
7月~8月:
「疫苗接種率不斷上升,網路大字報百分比越來越高」
「在野黨跟無良媒體的批評,越來越像是惡意唱衰」
「守護台灣、我們有信心!」
9月:
「危機解除!」
要的就是這種倒吃甘蔗的感覺
頭條留言
李天豪
李天豪
資深歷史老師,服務於教科書出版社與補習班多年。 喜歡看歷史,更喜歡說故事,規定自己一年要寫一百萬字。 說書不只是職業,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寫出來的文字,都是可以說的故事。 每個故事背後,主角不同,說的都是人性。 人性永遠不變,幾歲來看,總是很有意思。 以史論今,希望以後可以論金,最好不要變成論斤。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尊及何尊

本文主題所談的尊,或稱樽,相當於時下酒席用的「公杯」;形制圈足,圓腹或方腹,長頸,敞口,口徑較大。

金獎眾星雲集《搜查瑠公圳》廣發全民追兇令!5/22...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金獎眾星雲集《搜查瑠公...

輕鬆保養:「粼粼膠原蛋白」無需沖泡全新即食粉末登場...

墨新聞|新聞策劃編輯部記者李婉如 / 綜合報導 面...

成人展霸主回歸!2025 TRE台北國際成人展8月...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國際矚目的成人產業盛事...

看德甲藥廠億萬新星落誰家

來自勒沃庫森的德國天才維爾茨(Florian Wirtz)被視為理想的進攻型中場人選。現年僅22歲的他技術細膩、視野開闊,是歐洲最炙手可熱的新星之一。多家外媒報導稱他下賽季傾向於加盟拜仁慕尼黑,並且皇馬一直未放棄努力,而就在拜仁接近敲定維爾茨之際,曼城橫插一腳,提出了比拜仁更高的轉會報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