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6筆畫放射八方又聚攏

一輩子的米食人生,改不來全麫(條),更享受不來全麵(包、蛋糕)的生活。
 
幼時跟在祖父身邊,從田中到稻埕,從作田、播種、除稗、取秧、插秧、巡水、索草、施肥、割稻、打穀、曬穀、入廪、堆草垛;吃的是自家穀倉糶出脫殼碾白的米。著實留下了印象。
 
成長過程中吃的父親所得的配給米;當兵時吃的戰備陳米,記得有一次因為餐桌上挑下了太多米蟲的繭包,長官還下令「關燈吃飯」。
 
退伍後,每次回田中,姑姑總會碾一袋白米讓我帶回台北;後來,姑姑病倒,喉頭插管無法言語,彌留之際留給我竟然是一個「米」字,她給我特地留了米。
 
家裡親種的最後一袋米,我多麼捨不得吃用,真想將它封罐紀念,可惜穀碾成米不耐久貯,姑姑臨終那個潦草的米字,留作了我的終身記憶。

 
古稀了,曾走過一些地方,用刀叉、用湯匙、用手抓,嚐過白米、黑米、紫米、紅米、青米、野米,吃過乾的、濕的、糊的、焦的…..到頭來,還是碗盛筷扒,吃得最快意。
 
「米」——6筆畫放射四面八方又聚攏中心的一個字、一樣物。游走四方之後,仍是每飯不忘故鄉米,每飯不忘米溫情!買米作餐的現在,我還是會指定「田中產、濁水溪米」。「米」不管指向何方,終究聯繫著故鄉的水土!
 
頭條留言
張銘隆
張銘隆
民生報戶外版記者,也是個大冒險家,台灣第一批登上珠穆朗瑪峰(聖母峰,Mount Everest)的登山家之一,也是潛水家、航海家、獨木舟玩家…(曾經划獨木舟環島)。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2025蛇我其誰JUST DO IT 」屏東現場...

現場大合照  圖/林建樺  翻...

中台灣燈會最後一天! 中市府:今年最強燈會不看會後...

驚艷四座的中台灣元宵燈會主燈「女媧」魅力持續發燙,...

台中入榜全球50強「步行便利」城市 超越東京榮獲亞...

台中市長盧秀燕致力打造安全、便捷的步行環境,近期更...

首日湧4.5萬人、7國卡司掀高潮!日光海島生活節今...

日光海島生活節首日吸引4.5萬人湧入高雄中央公園&...

大雅路與北園國中小步道工程將完工 黃敏惠:打造東區...

記者宋其佳/嘉義市報導 嘉義市長黃敏惠日前率市府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