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年前,發哥從小金門搭軍艦隨部隊移防回台後退伍,如今42年後,我搭飛機帶著妻小與我們東湖富貴莊園社區芳鄰,一塊重新踏進昔日的金門外島,如今的大小金門外島,由於兩岸不再那麼劍拔弩張,金門已從之前的戰地蛻變為台灣外島的觀光聖地之一,藉這次重遊金門寫下其歷史痕跡與旅遊心情記行。
發哥在民國66年8月31日應召入伍當兵去,到了68年7月16日正式退伍,當年從新兵訓練中心下部隊時,很榮幸抽了「金馬獎」,被軍用大卡車帶到高雄壽山等大船進港,準備送往金門外島服役,先在大金門駐守半年後,再移防小金門,直到快退伍前,再隨部隊移防回台,最後在高雄九曲堂領到退伍證。
記得當年在金門服役期間,對岸每週還實施隔日對金門外島打炮,即金門老兵熟悉的所謂「單打雙不打深刻記憶」;直到民國81年(1992年)11月7日,隨著兩岸關係趨向和緩,加上各界力促金馬解嚴,國防部宣佈金門縣解除戒嚴,正式結束長達四十三年之久的戒嚴與實施36年的戰地政務實驗。
這次隨我們富貴莊園社區芳鄰孟剛兄安排,他出生於小金門,後來從軍報國,進入陸官畢業,最後官拜少將退役,與我們同是原聯邦富貴區的老住戶,退役後,在小金門老家開發民宿,如今重新搬回富貴莊園新家園,彼此相談甚歡之餘,相邀社區內幾對老住戶一塊同行,於是有了這次的大小金門三天兩夜之旅。
我們習慣叫他為「將軍」的張孟剛,小金門土生土長,從軍效忠保國衛家,最後擔任澎湖裝甲聯兵旅少將旅長,本身對史學頗有研究,後來還曾拿到廣州暨南大學歷史學博士,對清史與道教宗教史特有研究,2015年著作了「清代金門鎮總兵署總兵官考略」。
我們「富貴莊園」芳鄰金門行,同行的有社區主委麗雲母子、此行團長蕭秋華老師賢伉儷、賴文龍兄賢伉儷,還有發哥與妻小三人相伴同遊。接下來,且分享「昔日金門歷史痕跡與旅遊心情記行」。
金門舊名浯洲,又有仙洲、浯江、滄浯等名。在明朝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江夏侯周德興築千戶所城,以其「固若金湯,雄鎮海門」,得名「金門」。
今日金門縣轄有三鎮(金城鎮、金湖鎮、金沙鎮)、三鄉(金寧鄉、烈嶼鄉、烏坵鄉)。
自民國38年(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後,金門扮演了五十多年的戰地角色,成為台灣海峽兩岸軍事角力的戰場,並經歷了「古寧頭大戰」、「大二膽戰役」、「九三砲戰」、「八二三砲戰」及「六一七砲戰」。
在戰備時期的金門,軍民同胞共同經營戰地建設,今日所見林木翁鬱的戰備車轍道、散佈於田野間的反空降樁、位於道路中央的反空降堡、宏偉的地下戰備坑道、肅穆的海岸軌條砦阻絕設施等各種軍事防禦工事和偽裝設施,成為昔日冷戰的紀念碑,今日遊客拜訪的戰地歷史軌跡。
金門外島,位於臺灣海峽,大陸福建省九龍江口外,東望臺灣,西望廈門,距離澎湖馬公82海浬,高雄150海浬,因控制著臺灣海峽,昔日早已成為屏障臺澎的前哨基地,海上堡壘,戰略地位至為重要。兩岸關係趨緩後,由於島上除太武山外,餘為起伏丘陵地,因秀緻的風光美景,豐富的人文史跡與多元的自然生態,而獲得了海上公園的美譽。
尤其歷經過古寧頭、大二膽等戰役的洗禮,留下許多的戰後遺跡,也成為當今獨具的觀光景色。當然也別忘了金門經典:古厝與洋樓帶你穿越時空、鸕鶿過境震撼視覺,還有色香味俱全的在地美食,讓金門總讓旅人超乎想像!
44年前,發哥一下新兵中心即調金門外島服役,如今重臨金門,再路經昔日部隊最初半年駐紮的大金門南雄師所在山外時,還有隨後逾一年駐守的小金門烈嶼師所在近東林及南塘一帶,完全不再有當年在此當兵的景象,不再感覺荒涼嚴酷,金門變得很繁華,成了台灣離島很獨特的風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