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體育署發布「科技體適能檢測試辦計畫」成果,截至今(2021)年底已逾 18 萬名民眾親身體驗,並完成各項檢測方式轉換之實證研究,未來將配合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發展的運動 X 科技計畫,持續優化科技體適能檢測方式與邁入科技健身場域的未來。
體育署於該項計畫邀請國內頂尖運動科學相關研究單位進行實證研究,找尋新型態科技體適能檢測方法,並導入新的科技應用,以達到更精準、快速、安全的目的;體適能檢測包含心肺適能、肌力適能、柔軟度適能、身體組成之四大體適能項目,目前已完成國民(23 至 64 歲)之檢測方式轉換的研究,明年將持續推廣,並逐步與縣市政府合作新型態檢測方式。
過去大眾熟知的「3 分鐘登階」、「800 公尺/1600 公尺跑走」是屬於心肺適能檢測方式,而隨著穿戴裝置感測技術的進步與普及,體育署與國內知名運動科學領域大專院校專家學者共同開發出更省時、省力的測試方法─「漸進式原地抬膝踏步」,透過穿戴裝置更精準監測心跳數,並可以同時蒐集多人數據;踏步時以較輕鬆步頻開始,每一分鐘增加步頻速度,跟隨已錄製好的漸增節奏由原地踏步至 3 分鐘,以循序漸進的設計提升安全性,最後運用每分鐘心跳紀錄及休息後 1 分鐘之心率,再加上性別、年齡、體脂肪率等數據,透過雲端計算即可有效推估預測最大攝氧量。
該研究經體育署與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中國文化大學運動教練與健康科學研究所及國立體育大學運動科學研究所三所大專校院共同進行,研究主題為「應用三分鐘原地抬膝踏步預測最大攝氧量」,研究結果顯示推估模型具有顯著的預測力、高度的效標關聯校度,並發表在相關國際研究期刊(PeerJ – the Journal of Life & Environmental Sciences(IF: 2.353)、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IF:3.39))。
體育署推動「科技體適能檢測試辦計畫」投入相關資源,體適能專案辦公室透過導入科技化檢測方法,期望帶給國人更省時、便利、安全、有效的檢測服務並發展普及化,其中「三分鐘原地抬膝踏步」檢測方法於今年度獲國際期刊認可,為預測心肺適能提供一項新選擇,近年逐步邀請國民運動中心、醫療院所、運動醫學研究單位、學校與運動服務廠商等單位加入服務、研究行列,共同攜手促進全民健康體適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