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巨塔外,直視鮮活的人間萬象 林思偕,文字與靈魂的交錯

【圖文授權/醫學有故事/作者:李碧華】初秋午後,長庚醫院小兒科醫生林思偕重返母校台大醫學院。窗外景緻依舊,越過中央走廊,盡頭的醫護宿舍,那圍著柱子的白色圓沙發還安放著。「常常一坐上去,就睡著了。」

三十年後再走一遍,謝貴雄教授的暖心再度浮上記憶。

當年林思偕跟著謝教授的診。病患絡繹不絕要求加號,即便護理長忍無可忍抗議,謝教授也總是應允,「悲苦的人來到面前,拒絕實在說不出口。」

暮色中,師生兩人就這樣走在寒風凛洌的中央走廊上,老師一步一腳印的典範,林思偕篤定跟隨,學老師一樣,把教學看作授命式的責任與人生的素樸義務。

穿梭過台大與長庚的長廊,林思偕總是走在恩師謝貴雄的身後,看著他對病人專注聆聽,殷殷叮囑,與病人站在同一陣線。讓他發願:「我要像老師一樣,既會做研究,也要把病人看好。」
(圖/林思偕提供)

造訪這一天,林思偕正在搬遷辦公室,紙箱堆疊中,秀出許多老照片和剪報證照,都是在彰化銀行擔任資訊室主任的父親替他收藏的「寶物」,經歷了一場人生「縮時攝影」,我們看到各階段的作家醫生。

行年漸長,林思偕領略到,錢與權並不能換來幸福和安全感。幸福的根源,是專心致志做自己喜歡的事,並能幫到病人。

多關心病人兩句,儘可能做一個好人,讓三魂七魄歸置到舒適的位置,一整天下來不但不累,反而心思鎮定。

因為當醫生最大的成就感是:看到病人從自己手中好起來,不管是身體上的還是精神上的。

醫學有其極限,除了症狀以外,病人是帶著更複雜的,實實在在的生命體驗,來向醫生求助的。病人的害怕和脆弱,哭泣與嘆息,醫生置之不理就是一種辜負,一種失職。

年過半百後改弦易轍,林思偕因對文字的愛好,勤於筆耕,寫出病人的笑聲與哭泣,期待與嘆息,復刻經典回憶,臨床醫師幽黯的念頭,奇怪的夢境,飄忽不定的煩惱,內心的眾聲喧譁,轉化成一篇篇的散文。

他也曾在臉書說過:

我的正職是醫生,寫「論文」是工作,寫「散文」是嗜好。
寫「論文」為未來醫學提供一條幽微的線索,寫「散文」則可以修補當下受苦的靈魂。
論文是「履歷表」,散文就是「墓誌銘」。
論文寫得好,會被表揚於「優秀論文榜」,散文寫得好,讀者會在心裡默默供一個牌位

書寫醫病故事,是搜尋內心「隱藏真實」的冒險歷程。提筆之時,彷彿也修補了受傷的自己。

除了冷冰冰的數據,醫院也是經常發現「愛」的場域,醫生是助人的志業,寫作使自己謙卑,不再偏執,是每天半個小時的甜蜜分神。

因此在論文與散文間,林思偕努力追尋一種兼容並蓄之道,在多疑的醫病世界中,做一個善良的人。

「寫論文讓別人看到我,寫散文讓我看到我自己。」他說。

官網網址:https://www.mhustory.com/

完整原文網址:https://reurl.cc/QLe1oM

頭條留言
編採中心
編採中心
我們是一群正向思考與高度熱忱的新聞從業者,有溫度的報導與分享快樂的經驗,是我們24小時365天不分晝夜的職責!歡迎各單位及企業提供我們採訪訊息及活動通告,有任何編採的需求也請留言或提供給我們建議,請在電郵[email protected]留下您的好消息,感謝您。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加捷生醫新廠米香食品瞄準Q2開啟新營運

記者李婉如/綜合報導 台灣鋼鐵集團(簡稱”台鋼集...

台灣尚勇引春聯熱!信義房屋邀張炳煌大師再揮毫「金蛇...

商傳媒|記者彭耀/台北報導近期由書法大師張炳煌題字...

2025年慈濟高雄區冬令圍爐新聞稿 慈濟感恩獻祝福...

高雄慈濟於1月18日分別於高雄與鳳山靜思堂等2地舉...

中市文資傳承典範 保存者李幸龍深化陶藝教育展現工藝...

【記者廖宥婷/台中報導】 臺中市文化資產處113年...

百位校長智庫會議聚焦 AI 科技應用與人權實踐 推...

面對教育環境的多元挑戰,高中職教師與家長如何領航素養教育新方向?中華未來學校教育學會辦理「2025 年全國高中職校長智庫會議」以「AI 精準教育」、「人權價值教育」、「新媒體素養教育」為核心,聚焦學校治理與教學創新,為台灣教育翻開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