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ertisement -spot_img

TAG

醫學有故事

讓變性者靈魂與身體合一 趙湘台,乘風破浪的老玩童

他受邀到香港參加朋友的婚禮,只見穿白色休閒西裝的新郎,濃眉大眼、斯文俊俏,不輸電影上常見到的港星。

主啊,請把窮人帶給我 田春生,用愛改變命運

「田醫師,您一定要救救我,我已經快活不下去了!」一位行動不便的中年婦人斜坐在輪椅上,隅隅行至以琳內科診所門前,滿臉病容的婦人,一見到田春生,彷彿見到了水中的浮木,聲淚俱下,哽咽地陳述自己的悲慘處境。

我目所及,皆是菩薩 賴德仁,溫暖擁抱精神病

是否只有在肉體上感覺到痛苦,才能被稱作疾病?若是大腦和靈魂有了裂痕,能不能得到溫柔的治癒?1990年代的台灣,精神疾病通通以一個「瘋」字概括。而在2021年的現在,大多數人面對精神疾病患者,已經相對理性,願意嘗試理解。

選手在哪,我就在哪 林瀛洲,金牌背後的守護神

【圖文授權/醫學有故事/作者:邵冰如】中午,位在高雄左營的國家運動訓練中心的運動傷害防護室,桃園長庚醫院的復健科主治醫師林瀛洲風塵僕僕走進來,他剛從桃園趕到,多位運動員已等著他看診。

消弭醫病的鴻溝 蘇軒,打破框架的魔人醫師

在候診區久等多時,好不容易進了診間,滿肚子的問題和擔心,醫師的解釋讓你好像懂又好像不懂,還想再多問幾句,但後面好多病人在等,護理師禮貌地請你「出去等」,你只好起身離開,但心裡對自己的病,依然一肚子問號…

喜悅與遺憾皆與我同在  黃碧桃,守護每顆幼小的心

初夏週三上午的童綜合醫院,大廳裡人來人往,匆匆忙忙,表情嚴肅。對照往來人群的急促,診間有位醫師總是綻露笑成彎月的雙眼,連皺紋都顯得特別親切,讓人一見就卸下擔憂與不安,放心將生病的孩子託付給他。

用愛填補人間殘缺 羅綸洲,染上國際義診的癮

1998年,羅慧夫醫師首次帶隊到越南義診,接著應台商邀請,前往柬埔寨了解當地治療唇腭裂的情形,於是從1999年起,羅綸洲醫師就跟著羅慧夫醫師帶著一個唇腭裂的外科醫療團,總共12個人,到柬埔寨首都金邊做義診。此後每年出團,差不多三到五次,義診的國家不斷增加、治療的病例數持續上升,直到2020、2021年因新冠疫情而改採線上義診……。這23年來,羅綸洲用專業、時間和愛心寫下了一段段「用愛填補人間殘缺」的故事。

白色巨塔外,直視鮮活的人間萬象 林思偕,文字與靈魂...

初秋午後,長庚醫院小兒科醫生林思偕重返母校台大醫學院。窗外景緻依舊,越過中央走廊,盡頭的醫護宿舍,那圍著柱子的白色圓沙發還安放著。「常常一坐上去,就睡著了。」

生命會教導生命 賴允亮,走出台灣安寧之路

被譽為「台灣安寧之父」的馬偕醫院榮譽主治醫師賴允亮,憶起自己的行醫之路,最早可以追溯到小學五、六年級。一路走來,有幾個對他有特別意義的畫面,在生命每個轉折的關鍵時刻牽引他做下選擇。

不忘初衷,迎向善終 謝景祥,病人自主權利法的傳教士...

「當我在台北榮總實習時,有一天晚上病房值班,有4個肝硬化老榮民、同時食道靜脈大量出血。」嘉義市陽明醫院院長謝景祥回憶道,當時他們的狀況無論採取任何醫療行為,都註定死亡,「那時候我滿腔熱血,一直努力為他們做CPR(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心肺復甦術),可惜最後仍然是徒勞無功。」

活著,到好好活著 紀俊麟,設計美好人生

原本是急診科醫師的紀俊麟,四年前到美國史丹福大學進修,接觸到「設計思考」的創新方法,毅然決定跨領域發展,創辦沐懷管理顧問公司。他不只為自己翻轉人生,也為醫學生、醫生、退休人士等不同族群設計更符合自己需求、更快樂、更健康的人生,鼓勵他們跨出正向改變的第一步。

走吧!把醫療送上阿里山! 安欣瑜,在「嘉」尋回心的...

「我不在阿里山,就在往阿里山的路上。」這句話用來形容嘉義基督教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暨部落健康中心主任安欣瑜,再貼切不過了。

台東、台灣、全世界 江明哲,包羅萬象的「醫師的咖啡...

若在今年九月間,走進隱身在艾蘭哥爾咖啡座位區後方的展間,也許可以略窺江明哲醫師「醫師的咖啡室」其理念的一二。

拚到最後一刻,是對生命的最大敬意 傅志遠,刀尖與筆...

有一位外傷急症外科醫師,每一次在生死邊緣搶救患者時,在乎的不但是生命,更堅持自己對患者的責任感:「有沒有盡最大的努力?有沒有為病人拚到最後一秒?」

若能重來,我還是會選擇罹病 陳燕麟,照亮幽暗森林的...

在成為一個醫師之前,陳燕麟已經是一個罹病多年的病人,患的還是現階段沒有藥物可以治療的罕見疾病-「肌萎縮症」。

Latest news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頭條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