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授權/醫學有故事/作者:丁兆元】初夏週三上午的童綜合醫院,大廳裡人來人往,匆匆忙忙,表情嚴肅。對照往來人群的急促,診間有位醫師總是綻露笑成彎月的雙眼,連皺紋都顯得特別親切,讓人一見就卸下擔憂與不安,放心將生病的孩子託付給他。
這位醫師是黃碧桃,他的行醫生涯,就像一部台灣兒童心臟科的簡史。幾十年前的台灣,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孩子,都要透過侵入性的心導管檢查才能確診,對病童弱小的身軀是很沈重的負擔,確診後的開胸開心手術,更讓父母擔心不已。
如今,先天性心臟疾病,不但用超音波就能正確診斷,還在媽媽肚子裡的孩子也能提早發現,許多畸形的心臟,甚至不用開胸開心即可治癒。這種醫療的進步,是許多醫師引進新器材、推動新技術逐漸累積而成,而黃碧桃,就是兒童先天性心臟疾病診治變革中最重要的推手之一。
原本當醫師不是他的第一志願,但高三那年他的腸胃大出血,將近半年的時間只能喝牛奶。
「同學們中午吃便當,我不好意思被大家看到拿著奶瓶泡奶粉喝,於是躲到學校角落。」他回憶道,當時桃園高中旁是812軍醫院,也是黃碧桃看病的地方,主治醫師董春一非常和藹可親,才讓他萌生了從醫的念頭。
踏入國防醫學院後,黃碧桃一樣保持優異的成績,畢業後獲得留校擔任助教的機會,並在台北榮總內科擔任住院醫師。婦產科和小兒科從大內科獨立出來的時候,蕭遺生教授見到黃碧桃對病人充滿愛心,因此邀他轉任小兒科助教,改變了他醫師職涯的發展軌跡。
「董春一醫師與蕭遺生教授是引領我的兩位恩師。」黃碧桃說,他抱著「有為者亦若是」的精神,期待自己能跟兩位老師一樣盡心地照顧病人,成為守護人們健康的醫者。
官網網址:https://www.mhustory.com/
完整原文網址:https://reurl.cc/q5Vz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