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授權/醫學有故事/作者:蔡汶融】是否只有在肉體上感覺到痛苦,才能被稱作疾病?若是大腦和靈魂有了裂痕,能不能得到溫柔的治癒?1990年代的台灣,精神疾病通通以一個「瘋」字概括。而在2021年的現在,大多數人面對精神疾病患者,已經相對理性,願意嘗試理解。
能有如今這樣的社會氛圍,賴德仁功不可沒。他的從醫生涯中,不斷致力於精神病去汙名化、自殺防治,以及老人失智照護;從南到北,無數的演講與宣導,所有努力都只是為了能一點一滴的帶給大眾正確的知識,告訴大家「他們只是生病了」,讓患者們在社會上也有容身之處。
義無反顧的慈悲
賴德仁小時候常往家裡的佛堂跑,跟著祖父母做早晚課。也許是源於自己的信仰,多年來面對這麼多動盪而迷茫的靈魂,賴德仁總能保持一顆平靜的心。即便手裡沒有手術刀,也總能挽救一個個脆弱卻勇敢的生命,讓患者們能看見自己心中溫暖的太陽。
大學四年級,賴德仁跟著文榮光教授一起做「慢性精神病求醫行為」的研究計畫。他花了整整一個暑假,單槍匹馬騎著摩托車橫跨台中、彰化、南投,走過不少偏鄉,到病人們的原生家庭一一拜訪,與家人們促膝懇談,調查發病的原因、症狀、求醫模式、生活困擾、經濟負擔等。
尋訪的過程中,賴德仁親眼見到什麼叫「家徒四壁」,經濟上的弱勢,加上醫療資源上的缺乏,讓家屬完全沒有餘力治療患病的家人。當時的社會對精神病也有很大錯誤認知,使得家屬不斷自責,甚至傾家蕩產請了乩童與神棍,結果當然不盡人意。
他深深地嘆了口氣:「我當然知道他們盡力了,但就是醫不好。他們並不是想要放棄病人,是真的……真的沒辦法。」
「這些病人真的需要被幫助!」賴德仁說,「哪怕力量微小、賺不了什麼錢,也應該要有人義無反顧、不為功利的跳下去做這件事。」
強烈的念頭化為實際的行動,賴德仁下了走入精神科的決心。即便父母不贊成,周遭對精神科的閒言碎語,他仍堅定著這個助人的信念一直走下去。
官網網址:https://www.mhustory.com/
完整原文網址:https://reurl.cc/e3z5V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