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足球隊在進入70年代以後,由於政治、環境等種種因素,港華球員不便再代表ROC出賽,另方面國內也不能一再依賴港華,阻礙台灣本土足球的發展,因此從1971年開始,對外參加國際賽得靠台灣球員自力奪鬥,從此台灣本土國腳開始獨挑大樑,至今已有半個世紀的本土國腳征戰經歷。
回顧香港華將最後一次代表ROC出賽,是1971年參加第十四屆默迪卡盃國際邀請賽,因此,可以說像那次的港華何容興、張子岱、黃志強、曾聰言、陳國雄及林尚義等人,也就成了「末代港華國腳」群。
在1971年在國內也曾另選出一批中華代表隊,由於當時國際政局困擾著我們的體育會籍問題,連出外參加國際賽會籍及名稱都受限制下,那一年為應邀角逐5月15日南韓舉辦的第一屆「朴正熙盃」國際賽,特別選出全本土的足球好手以中華「雄風」隊名赴賽,陣中也不再加入在台的僑生助陣,這一批真正全本土化的中華隊陣容,名單為陳光雄、沈瑞文、羅仁里、劉武雄、楊金水、林和成、林芳信、薛福財、李富財、翁俊哲、林森明、王金龍、李鴻義、尤政工、蔡橘煌、張介元、許志祥及陳建隆等人。
1971年這批算是本土選出的首批中華國腳群,兩年後聯勤飛駝隊成軍時,陣中多人即被網羅加入成了飛駝元老戰將,瞧那張珍貴的「中華雄風隊」出征韓國前的機場合照老照片(見首圖),台灣最棒的本土元老國腳盡在其中,老球迷不難認出多人吧!後排右四是掛名教練的宋永祥,遺憾地,照片中的足壇人也有多位不在了,包括前排左二的羅仁里,前左五的尤政工,後排右二的老教練張騰雲,後右三沈瑞文,後右五的60年代老國腳林鴻汶等人。
而全台本土國腳首次獨挑大樑參加奧運會及亞洲盃這類正式錦標賽,始於1972年第20屆慕尼黑奧運會外賽,之前先在各洲進行會外賽時,國內先舉辦代表隊選拔賽,從青白、僑青、南友、陸光、東南風、雷鳥、空軍等隊選出國腳,且大半為1971年參加朴正熙盃的國腳,除了那批朴正熙國腳外,首次入選的新國腳為趙振桂、黃憲信、劉鎮國、薛育坤、劉安乾及彭玉祥等六人。
那一回在慕尼黑奧運會外賽中,趙振桂在對日本比賽時,寫下台本土國腳在奧運會射進第一球的歷史記錄。
此後,國內另一批年輕好手成長銜接上來,混合一些資深的本土國腳,70年代最值得書寫的是1974年以中華「自強」隊出征泰越,先後在泰后盃獲亞軍,以及國慶盃得季軍佳績凱歸,這批創造本土男足難得國際好成績的國腳群,有隊長陳光雄、陳恆強、陳忠順、李富財、周正宗、許志祥、羅仁里、陳俊名、黃憲信、陳榮添、張國基、羅智聰、高文福、林鎗明、官小龍、張介元、趙振桂及尤政工。當時請來來百貨老闆蔡辰洋領隊,教練為已故的張騰雲。
在1976年當中,國內又選派兩批代表隊出國征戰,一批以飛駝為主體,出席夏威夷美國建國兩百週年國際賽,另一批以北市銀為主體,角逐印尼瑪拉哈林盃國際賽。70年代邁入80年代期間,國家隊重擔的成員,主要來自昔日的飛駝隊及北市銀兩大社會勁旅。
隨後又有另一批新國腳出現來承先啟後,繼飛駝與北市銀之後,國家隊班底變為公家養成的台電隊,還有昔日的民間唯一企業隊大同公司。
70年代以後自港華「抽腿」之後,國內發展足球運動,起步已落後亞洲很多國家,並在各國均普遍喜愛足球的前提下,從70年代開始清一色靠台灣本土球員自立自強,起步比人家晚,多年來始終在後追得很辛苦。
從國民政府遷台開拓足球發展逾70年了,至今,我們的男女國家隊依然在亞洲列強競爭「門檻」之外掙扎,挽救我們國家的足球,直說就是要讓踢球人有前途過好生活,就得落實向下紮根(即青訓)並向上開花(實現職業化)結果。
時空的不同,中華民國足球隊曾有過這麼一段興衰史,前、後期的老國腳都已走過來時路,如今希望大家共體時艱,共創美好的明天,那就要及早落實青訓系統,更促成足球職業化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