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庭希:推動日常生活中融入茶美學,帶領體驗茶覺生活雅韻

【復興區專訪 / Lilia 報導】今日採訪小組到桃園復興區的高山青莊園,其莊園位於高坡部落約莫海拔500公尺就在北橫公路旁的27K處,莊園前的停車場已經停滿了車輛,據了解都是來參加「高山青茶美學體驗課程」的學員。

一走入高山青莊園的教室,看見桌上的茶席道具都已經擺放完畢,而採訪小組也快速地入座並且開始為進行採訪準備。令人驚訝的是擔任茶美學的講師曾經是表演藝術工作者,也是拉拉山水蜜桃公主更是2013年製茶比賽特等獎的得主,在華麗的轉身之後擔任推廣「茶文化」及「茶美學」的推手。

從認識茶葉進而學習茶藝之美學是體驗課程的主題,雖然說只是兩小時的體驗課程,但是課程內容也相當豐富,從透過炒茶,喝茶體驗,茶葉分類,製作過程,學習到喝茶藝術後進而了解茶文化與美學。

曾庭希說,兩小時的體驗課程中學員們能夠充分實作與體驗,從茶席形式,認識茶具功能,泡茶三步驟都能夠親自體驗,目前高山青茶美學課程體驗是需要提前預約的, 每六個人就可以安排體驗茶之美學唷!

曾庭希進一步表示,在茶美學課程中第一個概念就是讓學員先建立起如何思考茶具的佈置,再考慮茶具的款式和顏色。因為茶具置放的位置,會影響別人欣賞茶席的觀感。位置需要利於沖泡,以比例平衡、色調柔和等概念去設計。要泡一壺好茶,除了少不了實用的茶具和擺設,還要能夠充分地展現茶席之美但又不能只講究華麗,依然要以如何才能方便泡茶為考慮因素。

茶葉因生產加工程序及製程後茶葉品質特性差異,主要可分為兩種系統:依照茶葉製程加工中茶葉發酵氧化程度區分:不發酵茶、部分發酵茶、全發酵茶;依照茶葉成品外觀色澤及湯色可分為:綠茶、黃茶、白茶、青茶、紅茶及黑茶。

曾庭希笑著說,白茶是因茶色淡如白開水而得名,久泡最多就是略帶琥珀色,其特色是茶湯淡雅、茶味雋永,須久泡才會出色,且耐沖泡,同時目前白茶在台灣仍屬於小眾,不像主流市場中的烏龍茶、青茶、綠茶或紅茶,透過採訪過程得知,近年來「高山青莊園」致力推廣白茶,並期待能夠成為桃園復興區的產業特色。

茶學之中的「美學」強調的是實而不華,而喝茶則是一種美學,生活的品茗,對於曾庭希來說,喝茶早已是她日常生活的一部份已融入生命當中。每天從第一口茶的品茗開啟一整天行程,從茶席擺設到器皿選擇都是一場靜心與美學的開始。

頭條留言
Lilia YU
Lilia YU
雖然說「聞道有先後」,但是「術業有專攻」,年紀大不代表學問大,世代交替,後浪比前浪,新世代領航員總是會令人眼睛為之一亮。專注且熱愛於人文,歷史紋理,以及生活中的老物件,並且能夠從中加以運用創造出新商業模式及活化閒置空間。目前熱衷於研究及觀察社會中每一個角落所發生的美好事物,同時也積極參與文創,在地創生及社福、公益團體的各項活動宣傳與規畫執行。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高雄自由諾貝爾眼科擴大開幕 打造嶄新醫療環境 提升...

墨新聞|記者呂泓陞/台北報導為提升眼科醫療品質與患...

淡江大學2025世界閱讀日 帶你展開俄羅斯奇幻文學...

墨新聞|記者韋石/綜合報導【記者林庭安淡水校園報導...

法國前國會議員俞諾與法文系學生對談 強調民主價值與...

墨新聞|記者韋石/綜合報導 記者韋石/綜合報導法國...

中原大學CYCUMUN 2025登場 青年外交新勢...

墨新聞|記者韋石/綜合報導為拓展青年學子的全球視野...

新北黨部遭搜 朱立倫:東廠不顧一切往前衝 民眾反撲...

墨新聞|記者韋石/綜合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