伎樂齋天供佛 天人合一、消災解厄

記者賀緒文/桃園報導
華夏文化最注重「天人合一、順天應人」,因此以「伎樂齋天供佛」儀典來為台灣同胞們祈福,也為世界上因戰禍或災害而受苦受難的人民祝禱,希望發揮增長善良風氣、安定人心的效用。
臺灣堯舜禹文化學會主辦、桃園市政府社會局協辦的「感恩祈福 伎樂齋天供佛〜盤古開天」藝術劇,2月11日晚間在中壢藝術館音樂廳公益演出「感恩祈福 伎樂齋天供佛〜盤古開天」藝術劇,迴響熱烈。2月19日(星期天)上午9時至11時,桃園平鎮廣隆宮二樓(桃園市平鎮區育達路二段94號),將盛大舉辦「感恩祈福 伎樂齋天供佛」獻詩誦及樂舞,歡迎民眾參加,共襄盛舉。

「伎樂齋天供佛」儀典,為同胞們祈福,祝禱世界上因戰禍或災害而受苦受難的人民獲得平安。圖/臺灣堯舜禹文化學會

臺灣堯舜禹文化學會指出,《左傳》云:「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祭祀」一事千百年來早已流傳於民間,代代相傳至今,成為民眾祭祀祈福消災的內心信仰和習慣。
「伎樂」的本意就是「樂舞」,古代帝王經常在敬天禮地的祭祀當中,以「樂舞」來向上天祈福消災。
一般而言,祭祀的目的可區分三種:
一、以祭祀消災。災指狂風、暴雨、久旱、山崩、瘟疫等自然災害,以及戰爭、盜賊、政變等人事災害。遇有災害發生,古代帝王會敬天祭神,祈求消除災害。
二、以祭祀祈福。不論農業豐收、畜牧旺盛、漁獵多獲、戰事平定、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乃至生兒育女、科考及第、健康長壽等,都是祭祀祈福的範疇。
三、以祭祀感恩。感恩是為了酬謝上天的恩賜,不論祭祀消災還是祈福,事過之後,農業豐收,戰爭勝利,災害停息等,百姓就再次祭祀上天,獻上供品,報答謝恩。
臺灣堯舜禹文化學會表示, 華夏文化最注重「天人合一、順天應人」,在祭祀的儀典中,安排眾人樂舞,敬獻上天,祈求賜福予人;同時以豐富的供品來齋天,感恩上天的賜福消災。
「齋天」或稱「供天」,全稱為「供佛齋天」,因為諸天歸命於佛,奉行正法、修諸善業,所以禮敬諸天(齋天)等同於「供佛」。
這是臺灣堯舜禹文化學會推動以「伎樂齋天供佛」儀典,為同胞們祈福,祝禱世界上因戰禍或災害而受苦受難的人民獲得平安的意義。

頭條留言
賀緒文
賀緒文
軍人世家子弟,抗日陣亡國軍將士遺族,安徽渡台第二代。 新聞科班畢業,從事新聞工作33年,歷任編輯、主編、組長、主任、副總編輯、總編輯,主跑政治要聞,優游歷史、文藝、生態保育。曾主編35冊專書。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基隆行人友善再升級 改善新豐街危險路口

墨新聞|記者江育銓/基隆報導基隆市政府推動友善行人...

台北小巨蛋首度跨國結盟 捷運公司與東京巨蛋簽署友好...

墨新聞|楊秉鈞臺北捷運與株式會社東京巨蛋共促國際合...

因應精神衛生法修法上路 職能治療師納入程序監理制度...

隨著《精神衛生法》於111年12月14日完成修法並正式實施,涉及強制住院、緊急安置、社區治療等重要措施,已全面導入「專家參審制」,同時明定可為嚴重病人選任程序監理人,以保障其權益。新制推行之際,如何建構更完整且多元的專家參與架構,成為制度落實的關鍵。

茶香迎媽祖!茶詠春桂花烏龍成供品新寵 永和湄聖宮跟...

適逢為4月20日(農曆3月23日)媽祖生日,為了慶祝天上聖母的誕辰,全台各地媽祖廟都會舉辦盛大慶典,包括大甲鎮瀾宮的九天八夜遶境進香、白沙屯拱天宮的徒步進香,場面熱鬧壯觀,三月瘋媽祖,也讓人感受到地方濃濃的人情味,不論是水果、供品、祭拜流程,都希望可以安心備妥誠意滿滿的祝福,迎接媽祖聖誕。

台亞捐贈切割機給清華大學 助半導體教學及人才培育

墨新聞|記者呂泓陞/台北報導台亞(股票代號2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