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舒舒看世界 Chouchou’s Diary】
2022年的2月24日,俄羅斯軍隊開進烏克蘭,俄烏戰爭正式開始。
2023年的2月24日,我住在布魯賽爾(Brussels, 又稱「比京」) 的芬蘭好友 M 發來一張現場照:
地點是 歐盟 機構 (EU )前的 #舒曼廣場 (Ront Point Schumann),廣場上佈滿了布玩偶,拉起的大布條上則有 “Justice for Ukraine — Bring the stolen children home” 的字樣(給烏克蘭正義 — 把被偷的孩子帶回家)(見下圖)。
陰濕寒冷的週五下午,廣場四周人群不多;然,隔天周末的行事曆上,一連串的遊行活動已經排滿滿,keep 歐洲人 busy。
人類有賦予過去歷史意義的習慣。
俄烏戰爭爆發一年後的今天,德法兩國的晚間新聞報導(我的固定新聞來源),焦點繼續停留在這個話題 —— 15分鐘的黃金時段 ( prime time news), 10分鐘報導俄烏戰爭相關新聞,剩下的5分鐘隨機分配給民生、社會、娛樂、體育和其他國際議題。
對於歐洲(主流)媒體而言,在過去的一年中,世界上似乎沒有比俄烏戰爭更重要的事件了。
某個程度上,這很反映歐洲人目前的感受和心態。
和去年同期比較,德國
– 天然氣上漲 50%
– 電費上漲 50%
– 汽油等燃料費上漲 80% 以上
法國也沒好很多 —— 我的超市帳單加倍膨脹,而菜籃車中的東西加倍變少。
然,引起我注意的是:
這個和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生新聞,並沒能 「搶到」晚間新聞版面,反而是在傍晚5點左右的娛樂新聞快報中、以 5 秒的速度帶過,快到我來不及用手機拍下電視畫面。
我的一些德法朋友們,開始在臉書等社交媒體上寫出和之前不同的看法:
– 德國主流媒體已經喪失新聞的主體性和客觀性,淪為某些國家的 「宣傳機器」
– 俄烏戰爭的本質是 #代理人戰爭 (proxy war),如果後面的 「藏鏡人」 不願停戰,戰爭不會休止
上週六(2月25日)在 #柏林 街頭上演了一場1萬3000多人的示威遊行。
就德國標準,這是場大規模的遊行;和過去一年的遊行相比,此次的意旨大相逕庭: #反戰 (Anti-Kriegs-Demo)。
主辦方是德國 的左派政黨 Die Linke,集會中發言呼籲德國政府 #停止武器援助,盡力促成俄烏停戰、進行談判,以恢復歐洲大陸和平。
參加遊行的民眾也敢於表達違背目前歐洲 #政治正確 的意見(不聲援烏克蘭、不譴責俄羅斯 = 不選邊站),和德國主流媒體論調呈現「完美落差」。
隨著經濟衰退的海嘯(和恐懼)繼續衝擊歐盟各國的實體經濟和社會心理,2023年的歐洲輿論將何去何從 —— 繼續充當 「正義魔人」 發聲、還是回歸國際政治的基本務實面 —— 讓我們拭目以待。
升斗小民如我,即使無力影響國際政經大局,也想為地球祈禱:
當我們每一個人(上至帝王將相 —— 今日的各國政經界領袖,下至販夫走卒 )都理解到:
#人類本是命運共同體,#萬物互相效力,那麼 #天下為公世界大同 的理想就不會太遠了~
【後記】
很久沒有動筆寫歐洲時事了,對於許多因為政經話題而關注我的讀友而言,非常抱歉。
隨著這幾年國際局勢越來越紛亂,歐洲社會輿論在主流媒體的引導下,與我當年嚮往的歐洲氛圍(西方文明),出現了大幅落差。
在鼓吹民主和其背後支柱的多元價值 同時,歐洲社會正走向另一種「權威化」 —— 政治正確。
而這個「弔詭現象」 (paradox) 其實透露了一個歐洲人不願(又或是沒能)面對的事實:
十九世紀讓歐洲人走向帝國殖民主義的「民族優越感」和(白人至上)「種族主義」,並沒有隨著二次大戰後的公民教育消失,而是被「內化」成為歐洲社會裡的一個夢囈、一種集體潛意識。
這種潛意識平時潛伏在群眾心理底層,一旦外在環境發生巨變或受到刺激,就會迅速浮上意識層面,成為思想和行為的準則。近年來德法政壇的極左極右派政黨的興起和選舉得利,只是冰山一角。
這種集體優越感,讓今天的歐洲人如鴕鳥般的埋頭沉迷於自己輝煌的過去中、無視於世界上其他地區的發展和進步。
這樣的種族傲慢,讓他們堅信自己的文化優秀、文明卓越,因此他們的價值才是「普世價值」(universal values),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要信仰」,無法容忍其他文化和文明的並存、甚至表現超越自己。
當然,我這裡也要強調:上面的敘述是一種嘗試去描寫社會氛圍的寫法,不是一個結論( 歐洲人=種族歧視者)。
人性是多面向的,社會心理學是複雜的,一種社會氛圍不能簡化推論到每一個個體身上。
我也要指出:
我的週遭有許多充滿愛心、寬容,待我以誠的家人和朋友,他們擁有自省和自我修正能力,某些真知灼見更令我欽佩感動。
感恩他們的存在,讓我即使身處異鄉卻不孤獨。
舒舒於南法庇里牛斯山麓、癸卯二月初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