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氣候變遷創意實作競賽獲獎名單公布 臺大隊伍以「黃河之水天 Sun 來」奪金

教育部辦理「112年度氣候變遷創意實作競賽」,國立臺灣大學隊伍作品「黃河之水天Sun來」,以低成本發展具有光熱響應的薄膜,應用在海水淡化程序,把海水變飲用水,可望解決水資源危機,自入圍決賽的30隊伍中獲評選委員青睞,奪得金獎肯定。

為鼓勵學生發揮創意,並應用專長落實執行氣候行動,教育部自105年起持續辦理氣候變遷創意實作競賽,迄今已邁入第8屆。為拓展與各相關部會的夥伴關係,本屆由教育部邀請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擔任特別獎贊助單位,除原有獎項外,再增設6個獎項,針對淨零轉型、調適能力,以及可應用於農業相關領域的作品進行遴選,期待發揮競賽作品成果的綜效。

臺灣大學化學工程學系學生周鼎勳、吳柏均、葉佾叡以「黃河之水天Sun來」為題,聚焦氣候變遷可能造成的缺水議題,並以薄膜蒸餾技術作為解方,把海水變成飲用水,獲選為「金獎」作品。為了降低薄膜製造的成本,團隊以靜電噴塗方式來塗佈低價碳黑,並發展具有光熱響應的薄膜,將其利用在奈米光子光熱薄膜蒸餾(NESMD)測試,實驗模型1天可淨化60公升的河水供人飲用。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隊伍—太空wet基,銀獎暨環保署淨零轉型實踐特別獎作品「燒包菇菇」。

獲得「銀獎」及環保署「淨零轉型實踐特別獎」雙料獎項的勤益科大隊伍,看到臺灣1年產生上億個廢棄香菇太空包的問題,作品「燒包菇菇」開發創新生質能發電系統,結合乾燥、燃燒與發電設備,以鍋爐排放廢熱乾燥香菇太空包,並以其作為燃料,燃燒的能量可提供有機朗肯循環發電,減少碳排放。

首次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增設並遴選的農業特別獎「金獎」,由陽明交通大學團隊作品「食物銀行」雀屏中選,作品發想是將糧食分配以「零食怪獸App」進行規劃,再重新進行分配與管理,創造數位剩食循環生態圈,避免食物浪費,進一步減少氣候變遷對食品生產所造成的影響。

本屆參加決賽的30支隊伍從逾120支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最終有13支隊伍獲得共17個獎項,其中環保署及農委會贊助的特別獎,除了提供競賽學生更多的鼓勵,也協助學生從更多元的角度深化對氣候變遷調適及減緩的認識,突顯「氣候變遷」議題跨領域及跨學科的特性。

頭條留言
編採中心
編採中心
我們是一群正向思考與高度熱忱的新聞從業者,有溫度的報導與分享快樂的經驗,是我們24小時365天不分晝夜的職責!歡迎各單位及企業提供我們採訪訊息及活動通告,有任何編採的需求也請留言或提供給我們建議,請在電郵[email protected]留下您的好消息,感謝您。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基隆市銀髮人才服務據點攜手誠寶 助銀髮族重返職場

記者江育銓/基隆報導 基隆市社會處於1日,與誠寶有...

新北「玩具復活節」10年有成 侯友宜:二手玩具玩出...

記者孫筱華/新北報導 新北市政府攜手台灣玩...

嘉市府邀您兒童節連假揪伴來嘉!美術館雙展登場、市集...

記者宋其佳/嘉義市報導 今(114)年清明連假適逢...

4月4號台灣貓節 新北猴硐貓公所推回寄限量明信片 ...

記者孫筱華/新北報導 明天是兒童節、清明節也...

收穫豐碩! 法務部司法官學院第 65 期學員赴中市...

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 法務部司法官學院第65期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