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從事外交工作超過三十年,派駐過五個國家七個城市,這五個國家包括美國、比利時、泰國、瑞士、及紐西蘭,除泰國外,其餘四國都是西方國家,所以住在這些西方國家時,吃過很多西餐,更由於外交工作需要多交朋友,所以經常進出餐廳,而且都是相當高檔的餐廳,若說我曾遍嚐西方美食,應不為過。另台灣是美食天堂,尤其民國三十八年隨國民政府來了一批中國大江南北的名廚,將中國的南北佳餚在台灣延續並發揚光大,筆者有幸生長在台灣,有機會吃遍中國大江南北的美食,對中國菜也不算外行。
在沒有深入接觸西餐之前,我與大多數人一樣,都認為中國菜博大精深,味美餚佳,獨冠全球。但在西方,尤其是歐洲住了一段時間,遍嚐各地佳餚後,我得出一結論,就是西餐不比中餐差,尤其精緻的法國料理相較中國菜,不僅不遜色,而且更勝一籌,何以如此?原因如下:
一、西餐較注重保留食材的原味,中餐往往調味過重難保存食材的原味。西餐中很多食材是生食的,生菜沙拉就是一個例子,除了淋在生菜上沙拉醬之外,各種蔬菜都是貨真價實全未加工的生鮮蔬菜,讓你有機會發覺蔬菜真是百百種,有甜的、苦的、酸的、軟的、硬的、脆的,其未經調味的原本滋味就已經豐富的不得了了。另肉類的料理方面,西餐中有生牛肉,生魚,另亦有半生半熟的肉類料理。不似中餐除了江浙菜中的嗆蟹嗆蝦是極少見的生食外,肉類料理幾乎都是熟食。另西餐中對於肉類不一定會先調味,常以原味蒸或炸,熟後再淋上醬汁,肉品不失其原味。而中餐對肉類的
處理多幾乎多是先用醬油、料酒、糖、醋、蔥、薑等醃浸入味,就是在炒鍋中時加入醬油、辣椒、蔥蒜等各種調味料,致使肉類的原味完全被蓋過,消失無蹤。
二、因使用餐具的不同,西餐較可以以整塊牛排或半隻雞的方式呈現,食物的軟硬生熟亦較可控制及發揮,中餐因用筷子食用,食材均切的較小較碎,不易控制食材的生熟及軟硬度,變化相對較少。另因餐具關係,中餐較少烤製的食品,類似炭烤、窯烤等直接出爐的各種肉類美食幾乎都見不到。雖然聞名世界的北京烤鴨亦是屬於烤肉類,但食用時必須先片成小片,難予人大快朵頤,豪邁進食的享受。
三、西餐主餐及佐餐菜分別較清楚,中餐則分別不大,且對佐餐菜舉主菜之間的區隔及關連性不似西餐精細講究。一般西餐分為開味前菜、湯、主菜、甜點四大項。開胃前菜包括的範圍很廣,海鮮類較多,但其他肉類也很常見,通常分量較小,多半為冷盤,但也有熱食,沙拉也可算入是開胃前菜的一種。湯品通常與前菜是二選一,但胃口好時點了前菜再點湯品也可以。主菜顧名思義是一餐中的重心,通常是較整塊的蝦肉、魚肉、牛肉、豬肉、羊肉、或漢堡等肉類,但有時也可以是各種口味的義大利麵或通心粉。開胃前菜、湯、主餐、甜點這四種餐點的性質較明顯不同,區隔性大,可使用餐時清楚的調整心情及抱有不同的期盼。此外,用餐時的麵包及搭配麵包的奶油及果醬亦時有變化,不同麵包的選擇,亦會增添用餐的另一種享受。
四、西餐上菜有一定的順序,讓你有較充分時間享用每一道菜的特色,中餐則擺滿一大桌,混雜著吃時,較難分辨及充分享受每道菜的特色: 中餐雖也有前菜、主菜、湯、甜點之分,但除了大飯店中的中菜西吃外,大多還是點完菜後,一道一道的菜隨著廚房的進度,一盤一盤端上桌,共大家各取所需,各憑喜好,東夾一片、西舀一杓,很隨興的自行組合,沒有各道菜間轉換心情,區隔味口的機會,往往因忙碌於夾菜而忽略了深度細膩品嚐食品精妙,以及廚師匠心的那一份平心靜氣。
五、西方葡萄酒、烈酒、甜酒種類繁多,用餐時又明白區分餐前酒、佐餐酒、飯後酒等三大類,用餐時酒類的搭配選項非常多,內行人往往可以針對菜色挑選出最為搭配的各種酒品。中餐則未有餐前酒、佐餐酒、飯後酒的區隔,也較無酒與菜相互搭配的觀念,常常酒菜分家,甚至酒菜不搭,小則影響對菜餚的品味,大則往往在酒酣耳熱後,菜餚淪為配酒的小菜,在酒精反客為主的窘態下,失去其主體地位。
六、西餐較能享受是者較個人化的服務,享用時亦較不會受他人影響。西餐從點菜起就是個人的選擇,個人隨其所好選擇自己喜歡吃的菜餚,想吃甚麼持甚麼,想吃多少吃多少,中餐則較集體性,吃甚麼吃多少,往往主人說了算,或眾人妥協決定。上菜時也是往桌子中間一放,大家遵守一定禮法下各取所需自由競爭,較無法產生個人選擇、個人服務、個人時光的樂趣。
筆者在西方多年,知道一個好的餐廳除了菜好外,酒類的收藏供應、服務的品質亦同等的重要,顯示餐宴是一種綜合性的享受,三者無一能
偏廢。中餐反映的是中國文化集體主義,喜好熱鬧豐盛的特色,有其獨特的風情,但往往在分量的掌控及個人喜好的配合度上無法兼顧,隨著全球化的發展,一定會有所演變。不過,食是很主觀的東西,人最難忘的往往是家鄉味,筆者因工作關係,有機會對中西飲食有較深入的接觸及體會,略抒己見,就教先進,祈諒祈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