蜉蝣朝生暮死?這誤會大了 其實牠還蠻長命的!

人生如蜉蝣?

圖文:柯焜耀

俗話說,「人生如蜉蝣,朝生暮死」,意思是生命短暫,大家要好好珍惜時光。但蜉蝣並非真的「朝生暮死」,而且壽命長得很!

大家如果有看過一部勞勃.瑞福導演、布萊德•彼特演的電影「大河戀」,可能會對一個鏡頭印象深刻,那是主角和父親傍晚在蒙大拿州大河裡釣鱒魚(fly-fishing)的一幕,他背對著夕陽,溪水泛著金光,水面上成千上萬的蜉蝣飛舞,閃耀著金光。

這就是蜉蝣最壯麗的生命儀式「婚飛」,每年春夏是牠們主要的交配期,牠們大多利用晨昏在水面上「婚飛」、擇偶、交配,然後將卵產在溪水中。這時,成蟲和卵往往成為魚類的美食。

卵在水底或水草上孵化成稚蟲,約成長一年時間,期間脫了二十幾次皮再離水羽化成亞成蟲,亞成蟲再脫一次皮就變成了成蟲。所以牠的生命史經歷了卵、稚蟲、亞成蟲和成蟲四階段。亞成蟲只有蜉蝣目生物會經過這個過程,是相當獨特的現象。

所以蜉蝣的生命長達一年多,只是大部份的時間都在稚蟲期,成蟲只有1-3天壽命,這也就是「朝生暮死」說法的由來。

(圖片為蜉蝣的亞成蟲)

圖為蜉蝣的亞成蟲。(柯焜耀攝)
頭條留言
柯 焜燿
柯 焜燿
柯焜耀原為報社記者,主跑台灣島內的旅遊休閒20年,被人們稱為「台灣旅遊省長」。退休後熱衷於探索大自然生態,經常發表動植物生態的有趣報導,並義務性舉辦「省長緩遊團Nature Watch」,免費導覽、分享他的野外見聞。柯的導覽生動有趣,參加者包括大學教授、退休律師、保險業者、飯店員工…,有的甚至三代同堂一起參加,深獲好評。柯說:「社會太紛亂,禮失求諸野,大自然會給我們很多的知識與啟示!」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圖說:黃世洲夫婦(左四、五)在新開張的大東屋文心南...

3000公尺高原天鏡

老天非常照顧我們,三步併作兩步,我們到茶卡小火車站,走出雨幕、進得塩湖,天晴陽光露臉。

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青海遊第三天,一行人到了熱貢「唐卡畫院」,聽聞台灣南部大雨成災,掛念家鄉親友,也祈願萬佛痛惜,護祐所有親友。

不到黃河心不死 黃河上青下黃

年輕時參加學生舞會,有首熱門西洋歌曲叫:Yellow river,是快曲,振奮人心。 青海遊第二天,上、下午兩回總計親灸黃河兩個小時,同樣精神亢奮,睜大眼睛、大開眼界。

西屯區台灣大道8/8-8/9夜間燙平施工 中市建設...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為提升西屯區主要幹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