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100》從風雨飄搖到精實茁壯~記政戰學院72週年慶
【記者慶正 台北報導】
時代巨輪,堂堂進入西元2024年,今年欣逢6月16日黃埔陸軍軍官學校建校100周年,親愛精誠,團結犧牲奮鬥,不怕苦、不怕死、不怕難,恪守軍人武德,保家衛國,乃中華民國國軍的天職,也是堂堂正正,頂天立地的信念。本網推出《黃埔100》,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發揚黃埔精神。
《黃埔100》從風雨飄搖到精實茁壯~記政戰學院72週年慶
文圖/程富陽
從風雨飄搖到精實茁壯,從滿目瘡痍到繁榮興盛,從一片荒蕪到旖旎風光,從殘垣焦土到果實累累;若說這是形容中華民國自民國38年由大陸退守台灣迄今的景象變化,那創校72載的復興崗政戰學院,不僅是那個「惶恐灘頭說惶恐」的時代見證者,恐怕也夾雜了些許那個「零丁洋里嘆零丁」年代中參與者的角色影像。
多變興革的復興崗政戰學院
復興崗政戰學院,係於民國39年由時任總政部主任的經國先生親自籌組,初名「政治幹部訓練班」,隨即於民國40年7月15日選在日據時代位於北投的競馬場,正式成立了「政工幹部學校」,並於同年11月1日,招訓學校第一期學生入學編隊,復於民國59年10月31日,正名為「政治作戰學校」;直到民國95年9月1日,因國軍組織改制而改隸國防大學,更名為「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這段滄桑曲折的歷史,正說明該學院曾遭遇過的多變興革。
翻閱政戰學院72年的建校發展歷程,可說既是建軍復國教育的一部發展史,更是72年前蔣公及經國先生萃取國共內戰失敗總結,以教育復國理念的實踐;亦可說是窺視歷史軸痕,記取失敗迴響,並總結現實環境情勢而創建的一所多元軍事教育學校。它擷取的是蔣公開創黃埔軍校「精誠團結」的校風;它遵循的是經國先生黽勉政戰幹部「吃人家所不能吃的苦、冒人家所不敢冒的險、負人家所不肯負的責、忍人家所不願忍的氣。」的信條;它秉持的是面對戰爭與和平需具備「不怕苦、不怕死、不怕難」的信仰。
隨著時代的轉移,人事的變遷,學院從昔日政治、音樂、藝術、體育、戲劇、新聞、法律及後來增加的外文八大科系,轉型到大學部的政治學系(行政管理組、國際關係組)、新聞學系(公共事務組、文宣傳播組)、應用藝術學系(美術組、音樂組、影劇組)、心理及社會工作學系(心理組、社會工作組)外;另設有研究所部的政治學系研究所(碩士班、博士班)、新聞學系研究所(碩士班、博士班)、心理及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心理碩士班、社會工作碩士班)及中共軍事事務研究所(管監單位為國防部情報次長室)等深造學術單位。
先期傑出校友與台灣命運密不可分
這些因應時代的轉折蛻變,正揭露「知識淬鍊、教育傳承、文化發揚,中華復興。」還是新時代賦予現代政戰使命必走的道路。今日政戰學院,明顯企望從昔日純軍事的「團結三軍、戰勝敵人」使命,精進到深化非傳統安全領域,培養學生具備「領導管理」、「輔導服務」、「溝通協調」、「解決問題」、「研究分析」、「思辨創造」與「團隊合作」等多元能力的軍事教育園地,更冀盼能從原本形塑單一軍事智能,演進到廣泛提昇心輔、文宣、心戰、軍聞、民事等專業知能,培育文武合一、術德兼修的現代化國軍軍官,以肩負新時代的政戰任務。
翻開復興崗政戰學院的史冊,從學校畢業的傑出校友,如居廟堂的行政院退輔會主任委員楊亭雲(3期)、文化部長洪孟啟(15期)、國安局局長蔡得勝(17期);如處江湖之遠的音樂名家左宏元(2期)、駱明道(3期)、黃瑩(6期);如著名畫家鄧雪峰(1期)、金哲夫(1期)、李奇茂(5期);如影劇名家張永祥(1期)、趙琦彬(1期)、梅長齡(2期)、金超群(20期);如文藝作家吳東權(1期)、王慶麟(瘂弦、2期)、張作錦(3期)、桑品載(7期)、柯青華(隱地、9期),更有榮獲國家文藝獎的張永祥(1期)、趙琦彬(1期)、貢敏(2期)、聶光炎(3期)、李元平(7期)、陳霽(12期)、楊鴻博(15期)與王墨林(17期)等人,他們可說都與中華民國逾半世紀的安全發展緊緊相連,更與70多年來的台灣社會文化提昇密不可分。
薪火傳承精神盼能永存延續
5日,國防部部長邱國正上將,除假該校的中正堂親自頒贈,含政校3期藝術系孫少英、14期政治系洪陸訓兩位資深校友榮膺終身成就獎,及表揚包含4期音樂系賴乾驊及11期藝術系古銑賢等共17位傑出校友外,並在溫煦的冬陽中,以該校聞名的復興崗精神堡壘為背景,由學院院長謝勇維將軍與全體傑出校友們合影留念,象徵著那股超越兩個世代毅力挺拔與薪火不斷的傳承精神。
而學院的應用藝術學系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也假系上的國防藝術館,攜手以「迴藝.從心」為主題的藝術展,陳展包括林克恭、梁又銘、梁中銘、黃君璧、馬白水、劉其偉、鄧雪峰、金哲夫、林玉山、邵幼軒、陳慶熇、鄧國清、李奇茂與鄭正慶等名家作品。
而該院的學生部各系所師生,更協力推出平日的教學成果展,新聞系則在系上的四方館舉辦了學生的攝影特展,把身為復興崗子弟們,無論其在國內外各政經軍心層面的頭角崢嶸,作一濃縮而有趣的描繪,具體呈現政戰72年來蛻變創新與傳承延續的精神。
然而,時代的劇烈變遷,總是不斷考驗這所昔日被視為反共的堡壘,在如今現實政治的衝擊下,它的命運是否能隨時勢驟變猶揚帆?仍昂首高唱「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的樂曲,不僅是台灣當前社會關注的焦點,對於所有身為他今昔的校友們,也都繫以一分高度的衷心期盼與祝福。
但不管風雲如何驟變,人事如何更替;且讓我們所有的復興崗人,為政戰學院的72週年慶,齊喊一聲「生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