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飲食觀念助國中師重返杏壇 營養師高敏敏:「很欣慰」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隨著肆虐三年的新冠疫情致死率與重症案例下降,全球生活漸趨正常,世界衛生組織(WHO)也於去年5月正式宣布將其除名,自此人們開始正式邁入後疫情時代,雖然已經進入了後疫情時代的下半場,但是因著病毒感染而引起的功能失調、記憶力衰退、精神不集中等長新冠症狀(LONG COVID)仍然困擾著某些康復者,更甚引起心理病症的抑鬱、焦慮、失眠、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對心理健康構成嚴重影響。

高敏敏營養師指出長新冠又稱新冠長期症狀,是一種在歷經COVID-19感染急性期後,仍持續存在不適症狀的一種綜合症候群,約可維持4週或更長的時間;自己診間就曾遇到不少罹患長新冠的民眾前來求助,其中比較有印象的一位患者是名在私立國中任教的教師,她於疫情高峰期間確診,但痊癒後兩個月仍有出現感到疲累、乏力及呼吸急促等不適等長新冠症狀,長期下來已然影響到她的日常工作及生活。

圖 /來自白袍聯盟社群

由於長新冠是一種身體長期發炎的狀態,因此「抗發炎」的飲食型態,被證實有助於減輕長新冠的相關症狀,其實飲食向來和身體健康兩者間是唇齒相依的關係,就多數症狀來看,長新冠和缺鐵的情形很雷同,因此在問診期間,高敏敏營養師詢問了該名教師的生活習慣,並建議她先調整茶、咖啡的飲用時間,以避免單寧酸、植酸阻礙鐵吸收;再輔以其他飲食習慣的調整,像選擇低升糖指數(GI)的碳水化合物及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來維持血糖平穩等,慢慢地長新冠症狀隨著飲食調整愈來愈來趨緩,該名教師也逐漸康復得以回歸確診前的生活,繼續作育英才。

112年統計 台灣人十大死因最新統計出爐 新冠仍是第6,營養師高敏敏表示長新冠症後遺症可以分為身體症狀、神經症狀和心理症狀三大類別,身體症狀可以透過藥物治療、神經症狀及心理症狀則可以尋求職業治療、言語治療、心理治療等管道;不僅如此,患有長新冠的病友也可以通過運動、冥想、保持樂觀社交等方式營造正向生活習慣來加速改善身心問題,長久下來,規律健康的生活作息、充足的睡眠與正確的飲食習慣不單單能加快長新冠病症的痊癒,更是讓身體健康的不二法門。

頭條留言
火報
火報https://firenews.com.tw/
秉持「正義」的精神,為民眾發聲,核心理念是社群共享、優質新聞。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榮民後代」愛爾麗總裁常如山助亡故榮民遷葬 「這原...

愛爾麗總裁常如山對軍、警、消的熱情與關愛眾所周知,尤其與「大鵬部長」馮世寬的好交情更是不在話下。

氣溫驟變流感增多 嘉義市衛生局籲優先門診就醫 避免...

記者宋其佳/嘉義市報導 近日氣溫變化大,流感、呼吸...

內馬爾在巴西用角球直接破網 看「奧林匹克進球」精髓...

重返故鄉巴西山度士俱樂部的內馬爾,2月23日在聖保羅州聯賽中靠他利用三次角球攻擊破網,客場以3比0擊敗利梅拉國際,使山度士名列B組第一位。此役,內馬爾兩次角球助攻,更發揮了一次角球直接破門,也就是被另稱之為「奧林匹克進球」。角球直接破門可遇不可求,甚至巴西老球王比利職業生涯中,

【莉亞夫人的會客室】夫妻兩人都外遇,妻子竟然想要挽...

文/莉亞夫人 製圖/享民頭條編輯部 ...

馬尼拉TOYO EATERY獲GIN MARE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