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南京大報恩寺內合影。
細品南京漫遊記之二 六朝古都佛教文化勝地
提起歷史上的南京佛寺,的確,佛教自漢朝傳入中國以來,歷經1900餘年,早已漢化成中國本土的佛教,尤其六朝時期是佛教漢化的重要階段,南京作為六朝古都,在佛教史上地位顯赫,其佛教寺廟眾多,尤以南朝達到高峰。這回走訪南京,不可錯過「南朝第一寺」雞鳴寺,「百寺之首」大報恩寺,尤其是「牛首山」在凝合自然生態資源、歷史人文資源和佛教文化資源的基礎上,著力打造大陸一流休閒旅遊度假區、全球知名佛教文化旅遊勝地。
這次發哥帶妻小隨金門公益戰略發展協會走訪南京,也探訪昔日六朝古都南京城內的幾個特別佛教聖地。杜牧有首詩:「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南朝四百八十寺」是形容當時繁盛的景象,其實數量遠不止這些。
牛首山文化旅遊區是南京市“十二五”期間重大專案,以長期供奉佛教界至高聖物「釋迦牟尼佛頂骨舍利」為主題,以世界佛教文化新遺產、當代藝術建築新景觀為建設定位,。
8月10日午後我們走訪南京很夯的旅遊景點「牛首山」,因山頂東西雙峰形似牛頭雙角而得名,民間又稱為牛頭山。自然風光秀美,明初時即有「春牛首」之美譽。
歷史底蘊深厚,南唐二陵、宋代岳飛抗金故壘、明代弘覺寺塔、摩崖石刻、鄭和墓在此星羅棋佈。
佛禪文化源遠流長,唐代法融禪師在此開創牛頭禪,是佛教牛頭禪宗的的開教處與發祥地,並與清涼山、峨眉山並稱為三大「聖道場」。
2015年10月27日,世界佛教至寶、中國佛教三大聖物之首、國家一級文物「釋迦牟尼佛頂骨舍利」供奉大典在牛首山佛頂宮盛大舉行,牛首山文化旅遊區同日對外開園。開園以來,牛首山文化旅遊區吸引了臺灣政、商、學、佛教界和民眾的廣泛關注和強烈興趣,並得到了廣泛好評。當前,牛首山正在以特有的佛教文化和歷史文化的吸引力、包容性,在海峽兩岸交流中逐步發揮更大作用。
「雞鳴寺」位於南京市玄武區雞籠山東麓山阜上,又稱古雞鳴寺,始建於西晉,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刹之一,自古有「南朝第一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寺的美譽,是南朝時期中國的佛教中心。
雞鳴寺所處的地方在三國時是東吳後苑,東晉時為廷尉屬。這裡最早的佛教道場創建於永康元年。
清朝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南巡經過雞鳴寺時,分別題字「雞鳴古寺」和「古雞鳴寺」。
關於雞鳴寺的前身,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是三國孫吳時棲玄寺之說,另一種是南朝梁時同泰寺之說。第一種說法認為早在孫吳時期,現在雞鳴寺的地方就建有一座叫棲玄寺的廟宇,因雞籠山北面有棲玄塘而得名。
不管是棲玄寺還是同泰寺,都改變不了雞鳴寺南朝首剎的事實。寺廟雖然給人感覺小小的,但其中還有許多不為人知的特別之處。例如同治年間興建的觀音樓,樓中觀音與其他寺廟不同,是一尊面朝北而望的倒坐菩薩像。佛龕上的楹聯道出了其奧秘:「問菩薩為何倒坐,嘆眾生不可回頭。」
「南京大報恩寺」位於南京市秦淮區中華門外,是中國歷史上最為悠久的佛教寺廟,也是中國南方建立的第一座佛寺,中國的佛教中心,與靈穀寺、天界寺並稱為金陵三大寺。
大報恩寺位於南京市秦淮區中華門外,是中國歷史上最為悠久的佛教寺廟,其前身是東吳赤烏年間(238─250年)建造的建初寺及阿育王塔,是繼洛陽白馬寺之後中國的第二座寺廟。
大報恩寺是明成祖朱棣為紀念明太祖朱元璋和馬皇后而建,明永樂十年(1412年)於建初寺原址重建,歷時達19年,耗費248.5萬兩白銀,十萬軍役、民夫。大報恩寺施工極其考究,完全按照皇宮的標準來營建,金碧輝煌,晝夜通明。整個寺院規模極其宏大,有殿閣30多座、僧院148間、廊房118間、經房38間,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寺院,為「百寺之首」。
大報恩寺琉璃寶塔高達78.2公尺,通體用琉璃燒製,塔內外置長明燈一百四十六盞,自建成至衰毀一直是中國最高的建築,也是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蹟,位列中世紀世界七大奇蹟,被當時西方人視為代表中國的標誌性建築,有「中國之大古董」,「永樂之大窯器」之譽,被稱為「天下第一塔」。
大報恩寺遺址是中國規格最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寺廟遺址。2008年,從大報恩寺前身的長幹寺地宮出土了震驚世界和佛教界的世界唯一一枚「佛頂真骨」、「感應舍利」、「諸聖舍利」等一大批世界級文物與聖物。2011年,評為2010年度大陸十大考古新發現。2013年,被大陸國務院核定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5年底,大報恩寺遺址公園正式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