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推廣

詩書蘊雅真 連勝彥書藝展國父紀念館熱鬧展出中

傑閣連勝彥先生已屆八六高齡,於國父紀念館中山畫廊策辦書藝展《詩書蘊雅真》,實屬本年度台灣書壇盛事。八月廿七日下午舉行開幕儀式,冠蓋雲集、賓客滿盈,雖逢室外普降大雨,亦不減場內溫馨熱絡之盛況。

重建臺灣藝術史 臺博最新館藏叢書再現臺灣偶戲藝術精妙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博物館今(28)日在小白宮召開「臺博偶戲館藏系列叢書」第一、第二冊新書發表會,文化部主任秘書陳登欽、國立臺灣博物館長洪世佑、西田社董事長陳榮祥及創辦人陳金次、李鴻禧、楊維哲等人,以及西田社、新興閣、真快樂等多位國內傳統布袋戲團團長共同出席。兩冊新書展示臺博館逾萬件偶戲藏品中,400餘件西田社捐贈的精選戲偶圖錄。系列叢書的出版,見證文化部「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在民間藝術長期耕耘扶植,終於開花結果的時刻。

藝術家蕭巨昇 「迷.戀~2023當代水墨畫個展」 在桃園市文化局展出

藝術家蕭巨昇以主題「迷.戀~2023當代水墨畫個展」在桃園市政府文化局三樓第一展覽室登場,展出近期創作30 餘件精彩水墨作品。如,海上方舟-島嶼、洪荒之力系列、雞籠山、玉山系列等作品;畫作在蕭巨昇的筆墨揮灑下,色墨相濡中,適當的運用含有礦物顏料媒材繪製,似有若無的閃閃發亮襯托畫作想像空間,具象與抽象並置,亂碼與符號闡述著蘊藏意向,呈現水墨交融中醞釀著虛幻謎樣美學。

「警界儒將~蔡俊章博士水墨畫展」8/24 中正紀念堂開展

歲月悠悠,畫畫養心。人稱「警界儒將」的前高雄市警察局局長、警政署副署長蔡俊章博士,自2015 年卸下,警務工作,腳步依然精采,43 年的警務工 作雖告段落,58 載的畫筆生涯繼續行雲流水,暢遊人生,豐...

透過豐富的深度導覽 認識藝術家的內心世界

在中正紀念堂三樓藝廊展出的第四屆「我是藝術家」在深度導覽推出後深受好評,主辦的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職能治療科主任張自強表示,今年我們想讓更多人了解這個展覽背後想呈現的意義,特別於假日辦理深度導覽跟體驗...

臺灣藝術傳世巨匠「藝壇儒俠―陳陽春紀念展」在國父紀念館盛大展出

「藝壇儒俠―陳陽春紀念展」,於7月20日至8月6日在國立國父紀念館的博愛藝廊展出,並於7月23日上午10:30在國父紀念館舉行開幕式,此次展覽旨在回顧與紀念陳陽春教授一生的精彩藝術成就,同時針對他對臺灣藝術文化所做出的卓越貢獻致敬。由國立國父紀念館、陽春水彩藝術會主辦,第一銀行、臺北市藝文推廣中心、台北指南宮協辦。

重訪《謀殺專門店》詹宏志與四家獨立書店的夏日說書會 探索獨立書店與電商 第三條路的可能性

一個偶然的機緣,有一批在十多年前早已絕版的《謀殺專門店》完整套書,在一個被遺忘的角落重新發現。當年負責策劃《謀殺專門店》出版的詹宏志,以老編輯的身分重新回到書店,再談謀殺,與讀者重訪《謀殺專門店》。這...

暑假化身鳥勇士與候鳥在臺博館相遇  候鳥為主角展覽「漂鳥集」開展

國立臺灣博物館主辦、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合辦,結合鳥類調查研究與教育推廣的社團法人台灣猛禽研究會、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共同策辦的「漂鳥集—臺灣候鳥展」,即日起至明(113)年6月16日於臺博館一樓西展間展出。展覽介紹臺灣候鳥的多樣性,同時傳遞、推廣當代鳥類生態的相關保育課題,是臺灣首檔以候鳥為主角的展覽。開幕式由文化部常務次長李連權主持,國立臺灣博物館長洪世佑、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常務理事張瑞麟及林瑞如、社團法人台灣猛禽研究會理事長林思民等共同出席與會。

屏東霧臺鄉魯凱族珍寶重現 即日起於臺博館盛大展出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博物館今(6/26)日於本館舉辦「Kialreba重返霧臺:臺博與當代魯凱的對話特展」開幕典禮,展出臺博館及屏東縣霧臺鄉魯凱族珍寶,總計超過百件魯凱族展品,自即日起至明(113)年3月10日止於臺博館本館展出。開幕式由文化部常務次長李連權主持,國立故宮博物院長蕭宗煌、原住民族委員會政務副主任委員蘇佐璽、國立臺灣博物館長洪世佑、屏東縣霧臺鄉長巴正義、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長林開世等共同與會。

「第四十七屆全國油畫展」豐沛臺灣油畫創作能量 在國父紀念館展出

第四十七屆全國油畫展 於6月14日至6月29日在國父紀念館博愛藝廊盛大展出,由國立國父紀念館與中華民國油畫學會合辦,6月18日舉行開幕式。國父紀念館館長王蘭生、故宮博物院院長蕭宗煌、國泰世華基金會董事長李明賢、臺陽美術協會前理事長吳隆榮、司法院前副院長謝在全、林美珠伉儷、海軍陳永康上將、袁念熹少將及中華民國油畫學會理事長楊永福等各界貴賓蒞臨參與。

繪畫名家張子飄個展「生吞」將於紐約登場

張子飄豐盈、交織的大型抽象畫賦予觀者獨特的視覺衝擊。 藝術家於厲蔚閣的首場個展「生吞」(Swallow Whole)將於2023年6月8日,在紐約東89街3號的畫廊空間揭幕。展覽呈獻張氏游離於具象與抽象之間的全新畫作,激發觀者對如作品標題所示的心臟、貝殼、栗子及玫瑰花蕾等抽象意象的解讀。張氏以繁複層次及恣意筆觸創作圖像,豐富的色調及其援引的物質性為這些注滿心理能量的畫面構建了基礎。在創作過程中,藝術家將她對疫情政策及其對社群影響的解讀與回應融入了作品之中。

博物學家也是畫家?!「繪自然特展」科學繪畫蘭博大解密

「繪自然-博物畫裡的臺灣特展」今(25)日由宜蘭縣林姿妙縣長、國立臺灣博物館洪世佑館長等人於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揭幕,展覽解密博物學家們的自然觀察與手繪記錄,從介紹科學繪圖的定義與發展為起點,逐步探討自19世紀以來,博物學家們相繼在臺灣繪製的自然史紀錄,以及當代科學繪圖的發展。帶領民眾從博物學家的角度觀察動植物的世界,透過科學繪圖理解臺灣自然史的知識,同時呈現科學繪圖之美。

厲蔚閣於台北呈獻喬爾·梅斯勒新作快閃展

厲蔚閣榮幸於台北呈獻美國藝術家喬爾·梅斯勒新作快閃展「夢境」。展覽於2023年5月11日揭幕,為梅斯勒於台灣的首場展陳。「夢境」亦是繼藝術家於上海龍美術館舉辦亞洲首場美術館個展後,又一重要呈獻。 喬...

睽違三年,疫情解封兩岸旗袍學會會長握手相見歡

中華旗袍文化藝術交流學會創會理事長石淑平及第三屆理事長崔虹雲帶領19位成員前往上海,祝賀上海中外文化藝術交流協會旗袍藝術專業委員會創會十週年慶典。

AI 數位藝術收藏潮崛起 2023 台北新藝術博覽會落幕

2023年第13屆台北新藝術博覽會(Art Revolution Taipei 2023)8日晚間在世貿一館圓滿閉幕。主辦單位此屆大膽以AI藝術為主軸,挑戰市場,引起收藏熱潮,展場內AI藝術作品,吸引多位年輕藏家第一次出手,最年輕是一位2歲小藏家,而最年長收藏家為90歲。證明有靈魂的創作,不論何種形式,都是藝術、都能打動人心!
- 廣告 -

最新文章

頭條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