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生

人生臨老六項挑戰 日作家曾野綾子從「要求自己」開始

日本女作家兼商界聞人曾野綾子在八十多歲時,出書 (熟年的才情/天下雜誌出版)論述「如何怡然自得、樂觀奮進的度過晚年?」

少子、晚育化社會來臨 5 成首胎年齡恐破 35 歲

台灣人口少子化嚴重,連續 2 年「生不如死」,但近來也有許多女星因預先做好凍卵準備,陸續懷孕生子,為晚婚晚育的台灣社會帶來喜訊。

新年傳情送禮送到心坎裡!客製化保健食品玩出新創意

2022農曆年節將至,不少人都開始準備送禮,但如何送禮送到心坎裡,可是一門學問!不管是人氣甜食還是高檔禮盒,好吃、實用又不會造成負擔,已然成為送禮趨勢。看準消費市場偏好,國內保健食品業者推出「客製化保健食品」,不僅外盒具有設計感,就連內部的包裝都暗藏玄機,好看又實用的創新形式,讓今年年節送禮又多了一個新選擇。

保師傅X王瑞瑤 國宴主廚夫婦首次聯手主持Podcast節目「說菜」

味精完全不能用?乾拌麵其實CP值超低?超級美食家王瑞瑤和國宴大廚「保師傅」曾秀保首次聯手出擊,主持Podcast節目《我的老公是大廚》!專業美食夫妻檔的餐桌日常對話,從曾家私房菜色祕笈,到你該知道的各...

想解饞又健康?營養師教撇步 飲食控制族大口吃的機能零食

時序進入冬季,天氣一冷就特別容易感覺餓;歲末聯歡的活動滿檔,溫馨耶誕節、跨年慶祝及尾牙宴,緊接著農曆春節連假,餐餐山珍海味。營養師提醒:每到冬天跨年,體重明顯飆升,務必注意健康問題。

為病人多做一點,就不會遺憾 彭汪嘉康,台灣癌症醫學之母

【圖文授權/醫學有故事/作者:詹威克 】在聽起來好像很遙遠、其實沒那麽久的三十年前,癌症在台灣就是所謂的「絕症。那個年代如果得知罹患癌症,患者大概就不去看醫生,反而到處求神拜佛或者尋求偏方,例如到某些...

在墨爾本機場揮別老公,開始自己一個人的冒險之旅

在防疫旅館你都怎麼度過呢?每個人的性格或客觀狀況不同,以下是我自己的情形。(今天是我的Day5) 我對防疫期間的設定是「修道院避靜」 ,與自己和好、與上帝和好,而不是度假或工作,所以我雖然帶了工作來,但也制定了照顧自己身心靈的時間表,有規律、沒太多壓力!

名醫陳勇利專訪 暢談中醫食療養身

  樂聯網問:您在中醫西醫數十年的濟世生涯中,據以立身處事的核心價值為何? 陳醫生答: 從1995年 行醫至今、累積治療人數有上百萬人次,自己兼具中西醫師、病人也常常問我、倒底...

長春藤攜手北醫找出高濃度血小板血治療關鍵:活化生長因子

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latelet-rich plasma,簡稱「PRP」)在關節退化及肌腱韌帶的增生治療是目前台灣門診的熱門治療項目,但提升個人化有效性機轉仍未解開。

三位醫學專家對長者(第六類)疫苗接種場域的建議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今年5月7日最新科學指南,終於承認氣膠傳播是COVID-19重要傳染途徑。指出密閉空間在某些情況下,所謂的安全社交距離1.8公尺仍無法阻隔傳播:(1)在通風或空氣處理不足的封閉空間中,呼出的呼吸液滴,尤其是非常細小的飛沫和氣膠顆粒,會在空氣中累積。

熱量不等於體重! 女醫師揭《其實你胖得很冤枉》

家醫科美女醫師陳欣湄,亮麗外表在網路上引發不少討論,流利口條也成為談話性與健康節目熱邀常客,最近她多了「作家」這個斜槓身分,藉由發表新書傳遞正確的減肥知識。

減輕醫護負擔 台灣醫美龍頭愛爾麗籲開放診所施打疫苗

台灣爆發新冠肺炎本土疫情,但除了篩檢與照護確診病患,施打疫苗的工作也落在各大醫院肩上,令第一線醫護人員疲於奔命。熱心公益、關心醫護的台灣醫美龍頭愛爾麗集團呼籲政府盡速取得足夠的疫苗,並開放診所...

台灣2021世界幸福排名第19 因疫情更互信更幸福

根據聯合國3月20日剛出爐的第九年世界幸福報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台灣2021世界幸福排名上升全球第19幸福國家,比過去全球第24幸福排名更優(表1),似乎疫情讓台灣更互信、更幸福,蟬聯亞洲第一幸福國家。聯合國因此在幸福報告中大篇幅探討亞洲盛行的幸福課程與社會互助連結,如何超越COVID-19造成全球死亡威脅,改變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連結、工作與幸福感,很希望學習獨特的東亞「台式幸福」。

杜元坤慈善醫療講座-「杜氏刀法」健康新「膝」望

由楷爾集團與佛光山主辦的慈善醫療講座-健康新「膝」望,邀請台灣醫療之光杜元坤,於4月24日下午1:30在台南佛光山南台別院,分享他的最新的膝蓋免動刀再生技術。

年後開工上班族拚業績險瞎 醫師:矽水膠鏡片可降缺氧風險

年假剛過,許多上班族每日加班,消化假期間累積的待辦事項,卻忽略長時間配戴隱形眼鏡所造成的眼部狀況。一位35歲上班族,開工拚業績,從早上7點化妝,一直到加班完11點洗澡後才摘下隱形眼鏡,每天配戴長達16小時,起初出現紅血絲以為睡眠不足,每天雖感受到眼睛乾澀、異物感卻仍持續配戴,直到雙眼紅腫甚至視力模糊,才驚覺事態嚴重就醫。
- 廣告 -

最新文章

頭條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