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vin 企業行銷系列】成立於1940年的麥當勞目前是全球第2大的連鎖速食餐廳,在全球120個國家擁有超過3萬7千2百家的分店(至2018年底,僅次於賽百威Subway的4萬7千3百家)。在Interbrand所公布的2018年全球一百大品牌名單裡,麥當勞名列第10位。
麥當勞執行長史蒂芬•伊斯特布魯克(Stephen J. Easterbrook)於2015年上台後,面臨新菜單推出不順、出餐時間拉長、消費者健康意識崛起、美國新興速食餐廳競爭、年輕客層流失及日本和中國市場爆發食安醜聞等經營困境,當年更宣布關閉含這三地在內業績不佳的七百家分店,整頓公司管理層、裁員及組織重整,經營策略更大轉彎,在亞洲等地力推「授權發展商」模式,把現有直營門市讓售符合資格條件的企業經營,意在降低直接經營風險及營運費用。台灣麥當勞也於2015年改變經營方式,由過去的直營改為授權經營。
麥當勞在美國市場有約1萬4千1百家分店,但從2013年的下半年開始,每季營收持續下滑,除了經營策略需要做大幅度地調整外,品牌改造(brand transformation)也成了當務之急。
「我就喜歡」(I’m lovin’ it)自2003年起就一直是麥當勞的企業標語(slogan),而2015年所啟動的品牌改造活動便希望能重新㸃燃消費者和所有員工對“lovin’”的熱情,除了把品牌從食品業更新定位為現代的、以消費者為主(consumer-centric)的企業外,更希望消費者對於麥當勞的品牌形象有全新的體驗。
在這個維持了18個月的品牌活動中,除了行銷和廣告宣傳活動外,也配合了更新門市店面設計、全新的員工制服、店內自動㸃餐系統和提供客製菜單等改變來創造全新的麥當勞「金色拱門」形象。
底下的這隻長度為60秒的動畫廣告影片主題為「拱門的敵人」(Arch enemies.),亦即把許多為美國民眾所熟悉的在電影、卡通、童話故事、電玩遊戲甚至是現實生活中(例如美國郵差和狗、美國民主黨及共和黨的吉祥物)等原本互相為敵的實際/虛擬人物,因為共同喜「愛」麥當勞的食物,而變成彼此友好,也配合了最後出現的「選擇喜歡」(Choose Lovin’)的標語。
你覺得這波品牌改造活動算是成功了嗎? 從近幾年的全球年度營收來看,麥當勞似乎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畢竟要能教會大象跳舞可也是需要時間的。
(圖片來源: Interbrand 和McDonald’s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