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世界博物館日「超過百萬人次參觀!台灣玩具博物館用童玩跨世代溝通 推動遊戲平權與療癒新契機」

墨新聞|新聞策劃編輯部

(新聞策劃編輯部)

每年的5月18日世界博物館日,全球各地博物館透過展覽與活動強調文化傳承的重要性,世界博物館日由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於1977年設立,旨在推廣文化保存與社會參與,透過展覽、活動與互動體驗,強調博物館不僅是歷史的保存者,更是文化對話的橋樑。在這一天許多博物館會推出免費參觀、教育講座與特展,讓大眾更了解文化資產的價值。台灣玩具博物館也不例外,身為台灣唯一的私人玩具博物館,二十多年來累積超過百萬參觀人次,來參觀的小朋友都變成媽媽、老師了,是如何用童玩喚起世代記憶呢?

▲世界博物館日舉辦「小小導覽員」體驗營,讓孩子們學習表達介紹玩具的歷史與文化並親身參與現場導覽。(圖 / 台灣玩具博物館提供)
▲現場除館藏展品展示,還有上百種可動手玩的懷舊童玩,讓參觀者喚起兒時回憶。(圖 / 台灣玩具博物館提供)

多元策展視角與新世代參觀者互動

位在新北市板橋435藝文特區內的台灣玩具博物館,自2003年創館到現在超過20年,收藏12,000件珍稀玩具,涵蓋不同時代的童玩,從傳統的陀螺、竹蜻蜓,到近代台灣製造的塑膠玩具,建立「四大時期」系統化整理出台灣玩具文化演進故事,讓參觀者了解每個年代玩具背後的故事跟智慧。在518世界博物館日,台灣玩具博物館更特別舉辦「小小導覽員」體驗營,讓孩子們學習如何介紹玩具的歷史與文化並親身參與導覽,不僅讓孩子們更了解關於這片土地背後玩具的故事,也培養他們的表達能力與文化認知。

▲用多元策展視角設計新世代文化體驗模式,與小小參觀者互動。(圖 / 台灣玩具博物館提供)
▲策展人江宜馨表示:「玩具不只是玩具,更是時代記憶與文化傳承的一部分」。(圖 / 台灣玩具博物館提供)

台灣玩具博物館總監暨策展人江宜馨表示:「玩具不只是玩具,更是時代記憶與文化傳承的一部分。」因此,台灣玩具博物館以新世代策展視角,增加主題參觀課程深度研發、親子假日體驗手作課程,並推動「行動博物館計畫」,將童玩文化帶入偏鄉,確保所有兒童都有機會接觸這些文化資產。透過移動展示箱與互動課程,博物館讓文化教育走出展館,進入社會各個角落,落實國際積極呼籲的「遊戲平權」理念。

策展人江宜馨認為,展覽策劃中強調跨世代連結、文化教育與社會影響都很重要,尤其近年心裡療癒話題特別火熱,其中遊戲治療也是一個很好的輔助,因此在設計展覽時,特別重視「玩具與人的關係」探討,讓玩具不只是孩子的教育啟蒙者,更是長者找回童心熱忱的好幫手,促成與醫療機構合作,開辦失智症長者晨間專場導覽課程,透過童玩協助失智症患者進行記憶復健,展現玩具在人生不同階段的價值。

▲玩具成為跨世代、跨語言的對話的媒介,串聯起世代記憶。(圖 / 台灣玩具博物館提供)

玩具不只是玩具,而是文化的記憶

世界博物館日不僅是一場展覽活動,更是一次文化傳承的契機。今年,台灣玩具博物館透過精心策展,讓玩具成為社會對話的媒介,串聯世代記憶,並推動文化保存與社會教育。在這一天,或許我們能透過這些熟悉的童玩,重新找回自己與文化的連結。

▲創館超過20年的台灣玩具博物館,在私人展館中人氣歷久不衰,參觀深具教育意義。(圖 / 台灣玩具博物館提供)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518世界博物館日「超過百萬人次參觀!台灣玩具博物館用童玩跨世代溝通 推動遊戲平權與療癒新契機」

頭條留言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吃在地、食當季」臺東農村推動食農慢旅新生活!

臺東縣池上鄉於113年度通過國際慢城組織認證,獨...

“王者之聲” — 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第...

喬治六世本非王位繼承人,卻因歷史的偶然而意外接位(工作重擔也讓自幼抑鬱的他47歲即過世),這段故事被拍成了電影,即囊括83屆奧斯卡四項大獎的 “The King's Speech 王者之聲”。

宗薩仁波切與青年對話「佛法不是文化 是真理說明書...

墨新聞|記者游宏琦/高雄報導記者 游宏琦/高雄專題...

流行樂女王靜極思動 樂壇七年樓梯「嚮」《琥·嚮》駕...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流行樂女王」黃小琥(...

《嗨!營業中》攜手日立冷氣做公益 改造花蓮新城共學...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嗨!營業中》第五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