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音(上):是誰剝奪了海洋的發聲權?

圖文:張銘隆

海音(上)

瞌睡中,迷夢裡聽得沙沙並伴著答答的濤聲,是的!海濤聲!千真萬確!從小聽到老的,絕對不是耳鳴!

14歲、生平第一次夏令營,在福隆YWCA外的沙灘,波浪掃洗沙灘只有微微的沙沙聲。久遠了,耳裡只留著漁船逆流駛上雙溪,老引擎的磅磅單音。

17歲,旅行到花蓮,第一次聽到東海岸滾珠漱玉、帶著尾音的濤聲。那時候,南濱北濱遍地都是漂亮石頭,什麼玫瑰石、西瓜石、蛇紋岩、台灣玉都還不成奇藝。今天從七星潭到南濱,換了遍地磨去了陵角的水泥、碎磚、玻璃,濤聲變質了嗎?還等音樂老師來鑑定,但,可能調音嗎?

後來,上了小漁船,當海和天一樣大的時候,海洋似乎也不常有聲,天天只有船隻爬上浪坡、俯衝浪谷或撞進浪牆,各各不同的引擎節奏。海洋只有時拍上船舷或潑上甲板的怒聲。

後來,有機會去了南洋,蕉風椰雨代替了海音;那兒的海大多時「平」、「靜」得像放平的鏡子,常常連自己的船名都可以從倒影裡讀出。

阿北仔沒機會坐船上南北極,什麼呻吟的、咆哮的、怒吼的…..都只在舊書上「看」到。但年輕時有一次跟著500噸的日籍拖船,十幾級浪裡航過卯澳外海,三層樓高的船橋常常被大浪澆洗,主甲板以下根本變成潛水艇。但是所有水密門關上後,根本聽不到海浪撲擊的聲音。

萬噸級的遊輪?就更不用說了—離海好高、好遠的感覺—科技加重工業的今天,大船像熨斗壓熨海浪,剝奪了海洋的發聲權?

海音(張銘隆)

下一篇⇒海音(中):載客鐵牛合奏著觀光熱曲

頭條留言
張銘隆
張銘隆
民生報戶外版記者,也是個大冒險家,台灣第一批登上珠穆朗瑪峰(聖母峰,Mount Everest)的登山家之一,也是潛水家、航海家、獨木舟玩家…(曾經划獨木舟環島)。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台中首創地方稅AI智慧客服再升級 數位看板虛擬服務...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AI智慧科技盛行,台中...

高齡者交通事故年年攀升,專屬駕訓課程助銀髮族重拾行...

根據交通部113年統計,高齡者(65歲以上)在交通事故中的死傷人數較前一年上升4.1%,死亡率更是年輕機車騎士的8倍,突顯高齡者交通安全問題日益嚴重。隨著台灣高齡化社會進展,用路環境對長者來說愈顯複雜與危險。為此,eMOVING關注此趨勢,攜手在地社區與議員推動交通安全教育,透過實體活動提升高齡者的行車意識與反應能力,力求減少交通事故發生。

台中檢警環攜手舉辦「環境執法跨域論壇」 實務、法制...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台中地方檢察署昨(17...

中華民國全國總工會模範勞工表揚大會 鄭副市長感謝拚...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中華民國全國總工會今(...

114年度農民節表彰大會 盧市長籲「守護農民」:美...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感謝農民及農會對農業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