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時尚女王 Joyce
最近不只一次聽到身邊友人提及進駐Duty Free的想法,各有論述,頗有趣的~Duty Free 算是通路的一個選項,簡而言之。包含了零售自營跟經銷批發二種模式,跟一般百貨一樣,品牌主可以承租設櫃或是批發賣斷 ( 新光三越跟遠東體系都有商品自營部門)。除了要看Duty Free對於品牌的設定之外,品牌主本身也要思考之於品牌的發展及通路策略,Duty Free扮演的是什麼角色。
也就是說,無論如何,Duty Free只會是一個選項而非獨立存在的操作,每個品牌都有其發展的路徑跟過程,就像是學習地圖一樣,每個階段都有成長所需要的養分經驗,通路是接軌消費者引進金流的方式,不足時要補上缺口;不適合時要調整,才能完整的跟消費者溝通,而溝通則是選擇相對適合的傳媒策略與工具。
Duty Free算是一個通路,在特定的區域,極多觀光客進出的地方曝光,所以也有廣告的效益,然而是否能如預期的有高營業額產出,還是要回到品牌操作的本質,商品的策略,對應DutyFree的位置,出關還是入關,哪一個Gate旁,起飛的航班多半是什麼哪些航線~這些都關鍵。
曾經一次飛美國的行程,匆匆趕去登機門時,途經一個香水櫃位,銷售人員站在門口噴灑著一瓶Dior的新款香水,當下就被吸引進店買下一瓶。結帳時,銷售人員笑著說,Dior新款香水有二種味道,國人比較偏愛另一個味道,這款賣的稍差,但味道是歐美人偏愛的,所以她挑週邊登機門歐美航班的時間,站在門口噴灑,期待吸引飛往歐美的旅客進店購買~
簡單的例子,位置很重要,對應的是航班跟旅客結局。重點不在是否進駐Duty Free,而是策略是什麼?銷售?知名度?無論是什麼,跟評估其他通路是一樣,先確認策略是什麼,才能有所本的評估位置,條件,區域裡的業種與品牌架構~尤其是位置,不同於百貨商場的是,Duty Free裡的邊陲位置,人流是可以想見的少,因為連閒晃的人都不會有~
同樣的,outlet 很熱,業績成長也漂亮,人流更是話題,可不可以做,一樣是回到品牌與商品的策略,如同前述的,通路存在著接軌消費者的功能,然而,要用什麼接軌,傳達的是什麼內容,才是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