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哥呷台灣:魷魚不僅是夜市味道,也是家鄉味

圖文:梁爽

爽哥很愛吃魷魚, 川燙的、碳烤的、煮羹或炒的都愛,以前和陳小姐逛士林夜市時,總要嗑碗生炒花枝才過癮,還要特別交代店員,「魷魚多一點、不要花枝」,於是,生炒花枝變成生炒魷魚。

萬華夜市廣州街上有攤沙茶魷魚,老闆用竹籤將魷魚塊插成一串,再淋上特製的沙茶醬汁,爽哥每次逛到萬華夜市,一定買一串。饒河街夜市幾年前有攤沙茶魷魚突然爆紅,熱潮時期夜夜大排長龍,店家將魷魚塊裝在紙盒裡並附上短竹籤,等待許久才買到的顧客早已口水直流,到手後邊走邊吃,還沒逛到夜市的另一頭,魷魚已見底。

對我來説,魷魚不僅是夜市味道,也是家鄉味。我的老家在雲林斗六,市區有幾家魷魚羹,最特殊的是別地少見的「魷魚嘴羹」。魷魚嘴是魷魚的吻部,也就是熱炒店供應的「龍珠」,內有褐色軟骨,口感像蝦殻得吐掉,常被誤認為眼睛。

小時候我常吃媽祖廟埕裡的魷魚嘴羹,客人不吃的軟骨全吐在地上,不小心會被扎到腳,現在回想起來,感覺十分有趣。幾十年過了,媽祖廟附近的魷魚羹形成兩家打對台,華士飯店原址變成了人氣魷魚羹「阿國獅嘴大王」,吸引外地人上門,廟埕老字號「阿興嘴吃嘴」則是招牌愈來愈大。

爽哥16 歲離鄉唸書打拼至今,深植味蕾記憶的家鄉味從沒變過,只是魷魚嘴不容易買到,還好,可用超大超厚的魷魚尾取代。這是爽哥的厚切沙茶魷魚尾,每塊5公分大小,Q彈口感搭配満満蒜香、沙茶香的醬汁,好吃極了。

厚切沙茶魷魚尾,每塊5公分大小,Q彈口感搭配満満蒜香、沙茶香的醬汁,好吃極了。(梁爽攝)

再來一碗:爽哥呷台灣:斗六番薯仔炊仔飯

頭條留言
梁爽
梁爽
民生報記者,現經營「爽味亭」浮眾望,一手好菜成為飲食男女的偶像,尤其在臉書上一呼百諾,不定時推出好料,即刻秒殺!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慶祝勞動節 園管局高屏分局 表揚45位模範勞工」

墨新聞|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 ...

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率訪團抵韓國 進行智慧城市和觀光...

墨新聞|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 ...

黑暗原力覺醒!《黑武士》發光 一卡通點燃星戰迷的熱...

墨新聞|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 ...

中市「淨零綠教育」四場主任研習今啟動  校園永續行...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為強化學校在環境永續與...

新血報到! 中市建設局舉辦研習營 厚植專業力、接軌...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為協助新進公職人員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