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蝶圖

作者:陳守煒

配合2023第39屆亞洲國際郵展,在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展出,中華郵政於郵展期間,一連推出5套郵票,以及1枚紫斑蝶郵資票;其中有套定名「百蝶耀經典」者,取材自余省百蝶圖古畫。

百蝶圖,真繪有百隻蝴蝶嗎?畫家余省又是何許人也?

少有集郵人知曉,其作品首度被我郵政相中,選印成郵票。

其實,余省和郎世寧一樣,都是乾隆時期,受到清高宗乾隆皇帝重視的宮廷畫家。

只不過,義大利籍的郎世寧,原為傳教而來華,卻陰錯陽差地,成為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之宮廷畫家,成為著名的中國國畫大師。

他自創一格,於中國傳統繪畫中加入西洋光影透視法以及西畫顏料。

或因前清三位皇帝都把郎世寧當隨時使喚的畫匠,其大量存世作品,無一留下中文或洋文簽名。特別鍾情把玩字畫古物的乾隆皇帝,也罕在郎世寧畫作留下鑑賞文字。

余省卻不一樣。同樣奉皇帝旨意作畫,他這幅百蝶圖,在左側末端,留下半行半楷的作者款識「乾隆十年七月臣余省恭畫」。

而清高宗閱覽過該幅畫作後,龍心大悅,在畫作右側上方,以絹秀行書作了題跋「翩翾錦繡叢。蚑栩玻瓈影。無色香常住。消得忙中靜。乾隆乙丑夏月御題。」

乙丑年換算成洋曆,為西元1745年,夏月則是農曆七月。

蚑(音同祈),原指小昆蟲,此處講的是這些栩栩如生的蝴蝶。

玻瓈,等同今天大家習稱之玻璃。

由乾隆皇為此畫之題跋,一方面可知這位清朝皇帝,腹有 詩書、文采風流;另方面亦能看出皇帝對此畫之高度肯定,方能在國務繁忙中,偷得浮生半日閒來賞畫兼題跋。

按「國家文化資產網」披露:

余省(18世紀),江蘇常熟人,字曾三,號魯亭,乾隆時期(1736-1795)供職內廷。

本幅繪於乾隆十年(1745),描繪坡石上生長鴨拓草、蘭花、秋海棠、菊花等秋季花卉,有百隻蝶蛾穿梭其間,構圖自然生動。

政府官網宣稱百蝶圖中「有百隻蝶蛾穿梭其間」,然此畫真繪有百隻蝴蝶嗎?

從中華郵政英文版「郵票寶藏」,此套郵票喚作Myriad Butterflies,或可一窺究竟。

事實上,我國過往發行過的古畫郵票,如百駿圖、百子圖、三友百禽圖等,皆旨在取「百」之吉數,表示豐足之意;百蝶圖古畫郵票,自也無需湊足整百的蝶蛾。

清朝多位皇帝不僅喜歡蒐藏字畫,還不時拿著代表風雅的篆章印記,在字畫留下「到此一遊」的鈐印紀錄。

其中,又以乾隆皇為最。在位長達60年,退位後又當了3年太上皇帝的清高宗,使用過的鈐印不計其數,光是一本記載乾隆璽印的《乾隆寶藪》便收錄有上千方。

如一幅「鵲華秋色圖」,光乾隆皇的鑑賞鈐印,大大小小共26個,若非對篆體印記有點研究,還真不一定能全數找出。

我在郵文中,常稱這些鈐印為「違章建築」。

然而余省百蝶圖中,乾隆皇留下的鑑藏寶璽,僅有重華宮鑑藏寶、乾隆御覽之寶、乾隆鑑賞、樂善堂圖書記、石渠寶笈、三希堂精鑑璽、宜子孫等數枚。

其中的重華宮,係乾隆皇常用來侍奉皇太后在後殿進膳、看戲,並賜宴王公大臣之處所。

或許,就因余省這幅畫,百蝶飛舞穿梭於蘭竹、雜卉、野草之間,連蝶翅鱗粉之狀,余省都能以枯筆細緻繪出,且數量龐大的蝶群,飛舞其間,卻不顯擁塞,真太不可思議;以致於乾隆賞畫後,太過入神,有時忘了留下印記吧。

252.5公分長的百蝶圖,濃縮於兩枚郵票橫寛僅16公分,實非易事;還好承印的法國卡特安全印刷廠Cartor Security Printing技藝高超,得以呈現方寸畫面之美。

郵迷若仔細端詳,仍能約略看出右側這枚右上的乾隆題跋,以及左側郵票末尾余省的落款。

 

 

頭條留言
方寸話中華古文物專欄
方寸話中華古文物專欄
陳守煒,將以深入淺出手法,細膩動人筆觸,藉著小不盈寸的郵票,話說古文物背後的故事。 陳守煒,臺大造船工程學系(今「工程科學及海洋工程學系」)畢業。 退休資深媒體人。曾任郵政官方出版《中華民國郵票目錄》編審委員。 屢有集郵論述載於報章雜誌,並於數家電臺主持單元集郵節目,著有30餘本集郵專書。 專欄簡介: 走過千年歲月,現代人觀之仍不免震撼激盪的各式各樣中華古文物,不少已被海峽兩岸郵政,陸續搬上方寸郵票舞臺。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風平浪靜

這首動人心弦的客家歌曲又名 《離開台灣八百米》,是陳永淘18年前的舊作,前年被採用為中國大陸電影 “風平浪靜” 的主題曲而流行到對岸。

田馥甄分享美妍秘密 示範「光采透潤膠原餐」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田馥甄分享美妍秘密  ...

王謙用音樂記錄低潮 成長 學習愛自己 睽違三年回歸...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王謙睽違三年回歸舞台 ...

彭小刀帶傷力挺 嘟嘟房共享汽車公益活動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彭小刀為愛出席宣導共享...

台、韓、日、泰四地的人氣大勢樂團吾夜登場 伴樂迷看...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麋先生演出吾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