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年度AI盛會「AI WAVE SHOW(World AI Vision Exhibition)」將於7月31日至8月2日於台北世貿一館盛大舉行,主辦單位台北市電腦公會(TCA)與數位產業署攜手,集結近200家科技廠商、運用400個展位,展現超過300項AI創新產品與解決方案,涵蓋生成式AI、大語言模型(LLM)、代理AI(Agent AI)、物理AI等多元領域,成為亞太地區指標性的AI應用展會。
本次展覽以「Connecting Worlds, Visualizing Futures」為主軸,參展陣容包含美商AMD、台智雲、台塑、台灣大哥大、宏碁智通、所羅門、微星、微軟、新漢、義隆電等國內外知名企業,現場展示AI伺服器、AI算力、AI人形機器人、邊緣AI、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等超過300項產品,並提出智慧製造、智慧移動、健康生活、金融科技等四大應用解決方案,展現台灣業者從軟硬體集成到產業落地的高階能力。
AI WAVE SHOW期間,主辦單位攜手AI大聯盟、工研院、產業情報研究所(MIC)等機構,舉辦超過40場AI主題論壇,議題涵蓋生成式AI技術、AI法規、AI資料治理、安全治理與產業實戰應用,串聯產官學研最前沿觀點。論壇三日分別以AI全球趨勢指標、生成時代表現、智慧AI落地三大主軸,徹底解構AI發展新藍圖。
面對全球AI市場的競爭浪潮,台灣政府所謂「AI新十大建設」政策,強調智慧應用、關鍵技術與基礎建設三重推動路徑,目標在於推升「AI產業化、產業AI化」,促使台灣成為國際AI合作與主權AI建置的重要據點。預期至2040年,本計畫可為台灣帶來逾新台幣15兆元產值,同時創造50萬個就業機會,進一步帶動台灣成為亞太智慧科技重鎮。
不僅如此,多家參展企業現地展示AI在餐飲、交通、製造、零售等場域的落地解決方案,例如邊緣AI智慧終端、智慧電表、工廠數據收集與智慧城市應用實例。產業專家表示,AI WAVE SHOW已然成為亞太地區產業鏈展示創新實力和跨界合作的舞台,台灣AI供應鏈的自主創新、場域導入與國際合作,也正帶動人工智慧產業步入全球化高度競爭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