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舒甯韾
以「人權」為由譴責中共政權的論調,在歐洲一直都有;而自從香港的「反送中」、到「國安法」出爐,譴責中國的聲浪也越來越大,但是歐洲國家真的會像許多媒體報導的一樣,因為人權議題而和中國徹底翻臉嗎?看向德法兩國的態度和行動,答案其實很明顯。
有人說「庚子」是中國歷史上的災難之年──8 月底王毅訪問歐洲五國遭遇群眾抗議,9 月中的「中歐峰會」也壟罩在人權爭議下,而華為 5G 似乎已在歐洲「擱淺」,這一連串的事件是否能解讀為中國對歐洲外交的敗北?
王毅出訪歐洲前的一著「先手」
王毅的訪歐行程是 8 月 25 日到 9 月 1 日,就在他出發的前一天,匈牙利外交部長西雅爾多(Peter Szijjarto)抵達中國和他會晤。國人或許對匈牙利並不熟悉,她不但是歐盟會員國,人口數在歐盟國中還排名中段;換言之,匈牙利在重要決策仍採取「一致決」的歐盟內部,是具有關鍵影響力的。
而自新冠疫情爆發、全球關閉國門的時刻,匈牙利外長出訪中國有其象徵意義:一方面,重啟中歐之間的交流;一方面,也透露了中方在訪歐前的準備。而從政治理念來看,現任匈牙利總理奧爾班(Viktor Orbán)的專權主政路線,似乎與習近平更為契合。
中國欲突圍、歐洲想「三分天下」
王毅在一周內訪問了歐洲五國,亦即他在各國停留的「有效」時間約只有 24 小時──在這緊湊的行程中,他的外交使命為何?中國又為何選擇了這五國?
王毅的公開說法是,他的歐洲之行要傳遞「四個信號」:偕同歐洲抗疫、支持歐洲團結發展、鞏固推動中歐關係、維護世界和平發展。法國地緣政治專家阿斯基(Pierre Hasky)則認為,王毅此行的重要任務應該是「止血」(limiter la casse),也就是去「突圍」美國這段時間嘗試拉攏歐洲國家、企圖在國際上營造的「新冷戰」局勢。
表面上看,王毅此行不但無功、還飽受歐洲乃至國際媒體的批評;然不可否認的是,直至目前為止,除了英國之外,歐洲各國包括歐盟官方,仍在中美之爭間保持「中立」態度,並沒有如美國所願的「選邊站」。對歐洲民眾而言,川普領導下的美國形象並不優於習近平的中國(見下圖);對歐洲政府而言,中國目前的捍衛「國際多邊主義」主張,要比川普的「美國第一」更符合歐洲的政經利益。更關鍵的是,歐洲各國開始認為,與其再一次成為美國的「附庸」,歐洲國家不如力拚「三分天下」,在美中惡戰中殺出一條自己的路──畢竟歐盟還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歐洲 5 國「雀屏中選」的背後玄機
此次王毅拜會了義大利、荷蘭、挪威、法國和德國等國元首(及)或外交部長等對等官員,這樣的安排不會是隨機安排,那麼其背後的外交考量又為何?讓我們暫且撇開德法這兩個歐盟大國,先從另外三個國家說起:
一、義大利:
王毅雖然沒有獲得義大利總統孔德的接見(有些媒體很介意此點),卻和義方簽訂了兩項貿易協議,其中一項涉及天然氣供應。如果將義大利的北部大港第里雅斯特(Trieste)外包給中商營運、以及去年義中簽訂「一帶一路」協議等事件連結,我們不難得出這樣一個假設:中國確保了能源供給的「地中海路線」。
二、荷蘭:
歐盟內部人口排名第 8 的荷蘭,在英國脫歐(Brexit)後,已經成為僅次於德法的中歐貿易第 3 大夥伴國,也是中國進口歐洲的最大國。
英國脫歐之後,跨國資本在歐盟境內尋找「新家」,以德、法、荷、愛爾蘭四國最主。其中荷蘭擁有稅制簡明、行政效率高、地緣位置佳和全民通英語等優勢條件;而爭取中國企業的歐洲總部進駐荷蘭,已是荷蘭政府的重要經濟目標。
三、挪威:
首先要科普一下:這個以冰河峽灣地形聞名的北歐國家,和鄰國瑞典芬蘭不同,她不是歐盟會員,而是「歐洲自由貿易聯盟」(EFTA)成員。EFTA 和中國的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甚至早於歐盟。
挪威除了盛產鮭魚、也是歐洲天然氣的主要出產國。而中國不僅是挪威鮭魚的最大進口國,也對天然氣有興趣。法媒《週日新聞》(Le Journal du Dimanche)透露,中國正在開通「極地絲綢之路」(routes de la soie polaires),而挪威就是此路線的終點站。
除此之外,挪威擁有全球最大的主權國家基金(Oil Fund),後疫情時代的基金運用,估計很難與中國市場脫鉤。
歐洲政府善用輿論,博取中歐談判籌碼
王毅訪歐遭受群眾抗議,並不代表歐洲對中官方立場的改變,但能解讀為歐洲政府在利用輿論壓力博取雙邊談判的贏面。
日前德國企業西門子總裁凱撒(Joe Kaeser)在接受德國《時代周報》(Die Zeit)專訪時,觸及了香港和新疆的敏感議題,有媒體立即解讀為西門子將開始修正它的「親中」市場路線,而實情卻是凱撒明年就要卸任,他的發言其實無法兌現為企業策略。
「他不過是在退休前替西門子『美化企業形象』:一方面讓德國輿論無法以人權批評西門子,一方面也為西門子在後疫情時代的中國市場談判中爭取先手。」資深德國外交官 B 向我分析。
B 也透露,同樣的「戲碼」其實常出現在歐洲各國處理敏感的對中外交事務:例如德國議長可能會發言譴責中國人權問題以安撫德國輿論;而德國政府官員則會向中方表示那是民意代表的個人意見,不代表德國的官方立場。
人權重要,但是經濟利益更要緊
以「人權」為由譴責中共政權的論調,在歐洲一直都有;而自從香港的「反送中」、到「國安法」出爐,譴責中國的聲浪也越來越大,但是歐洲國家真的會像許多媒體報導的一樣,因為人權議題而和中國徹底翻臉嗎?看向德法兩國的態度和行動,答案其實很明顯。
9 月初法國總統馬克宏第一次針對新疆人權議題使用了「無法接受」(Inacceptable)的強烈字眼,並且表示「在與中國當局的雙邊接觸中,(法國政府)會利用一切機會呼籲中方結束在新疆的維吾爾族拘留營」。
然直至今日,法國的官方態度仍停留在口頭譴責(德國的情況類似),並沒有要上升到經濟制裁的傾向;相反的,法國政府、乃至政治菁英對於中法關係的「關注點」,仍舊是實質的經貿利益。
法國外交部長勒德里昂(Jean-Yves Le Drian)在對法國工商業領袖們(MEDEF)的談話中強調:「(法國政府)的目標是從政治層面去平衡中法貿易和投資關係。」說得更直白些,法國現在的做法,就是結合法德兩國之力,以歐盟作為對中協商的「唯一窗口」,更有效的捍衛法國的「國家利益」。
英法反對華為,不代表它將退出歐洲
以備受爭議的華為 5G 設備為例,歐洲目前只有英國公開表示反對使用華為。「個資安全」的論述在歐陸的確有民意支持,然其背後還隱藏了無法說破的產業利益。
法國參議院院長 Gérard Larcher 和歐洲議員 Yannick Jadot,前者是右派共和黨,後者是綠黨,雖然黨派不同,但是他們對於華為和 5G 的看法卻很一致:法國需要 5G,但是 5G 網絡的建設「絕對不能交予中國公司,或者其他非歐洲企業」,因為這中間涉及歐洲通訊產業的重大利益和「數位主權」。法國總統馬克宏也坦白:他個人傾向愛立信(Ericsson)和諾基亞(Nokia)這類歐洲廠商的設備。
然而,華為在法國的「滑鐵盧」,並不代表它會完全被拒於歐洲之外。通訊產業專家帕克特(Emmanuel Paquette)透露,德國電信(Deutsche Telekom)的 3G 和 4G 網絡高度依賴華為設備,如果放棄使用,估計會有嚴重的財務損失,進而拖延德國的 5G 建設,因此還需要觀望。
王毅外交失利,在於他此行「兩手空空」
法國總統馬克宏接見王毅時,將雙方的會面視為中法的「戰略對話」,並且定義「中國同時是夥伴、經濟競爭對手和(政治)意識形態的勁敵。」這個概念取代了歐盟自 1980 年代起對中關係的主軸──” Wandel durch Handel “(以經貿改變中國)。換言之,歐盟覺悟到:歐洲已經無法以經貿力量去「同化」中國,更無法讓中國全盤接受「歐洲價值」(註);反倒是「中國式資本主義」的經濟發展成果,對於歐洲的民主政權已然形成挑戰,特別在後疫情時代的今天。
政治觀察家阿斯基說得更直白:對於歐洲而言,真正的重點不在美國的「新冷戰理論」,甚至不是人權議題,而是經濟利益;令抗議民眾惱火的可能與人權有關,但讓部分國家官方也火大的則主要是王毅的外交之行「兩手空空」。
對於深陷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的歐洲而言,當前最急迫的是有效抗疫和振興經濟,而王毅的來訪並沒有帶來歐洲最期待的「投資協定」,讓歐洲各國官方均極為惱怒。即使如此,歐盟在未來 7 年中面臨著高達 1.8 兆歐元的「Covid19 紓困計畫」帶來的巨大財務壓力,歐盟不可能輕易和中國交惡;而歐洲企業更無法放棄龐大的中國市場。
註:「歐洲價值」:根據歐盟條款,歐洲價值建立在尊重人的尊嚴,自由,民主,平等,法治以及尊重人權(包括少數族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