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魚市場

圖文:張銘隆

澎湖魚市場在馬公市新營路、第三漁港邊,伸入漁港的人工半島上,這裡清晨五點多是最熱鬧的時候,七、八點就已開始冷清下來。天色剛明,甫卸下船的鮮魚標售、已製成的魚乾擺攤,為的主要是慣食海味的澎湖居民三餐,不是特為觀光客的嚐鮮。
 
造訪過台灣境內不少「觀光魚市」,原來最鍾意的依次是高雄茄萣、蚵仔寮,再是宜蘭大溪和南方澳,這些漁港多有底拖網作業,擺出的各色魚種和螺貝較為精采多樣。澎湖魚市雖少了太平洋大尾、大宗的旗魚、鰹、鯖等,但多了土魠、小管、魷魚和近岸淺海魚種,「澎湖縣魚」的玳瑁石斑更是成成籮的賣。澎湖的居民似乎不太計較大小,有「青」就好。在地民眾對於魚乾似乎特別偏好,零售攤上從石鱸、龍占、臭肚到小管、魷魚…乾品所在多有。
 
澎湖魚市場雖也出現一些海鱺、笛鯛、嘉鱲等養殖魚,但至少不會像一些觀光為主的魚市甚至連鮭魚、香魚都可以是「本港現流仔」,遠到西海岸中部的漁港都有旗魚登陸現剖的沙西米。這裡更沒有觀光魚市的「快炒99」,葱、薑、蒜、辣椒再加九層塔,把所有檔次的海鮮都製成了一樣味道,居民或餐廳業者,各自將挑好的海鮮帶回家精心烹調,才不辜負了這一方海洋。
 
澎湖魚市場雖在海岸上,但聞著魚香、魚臭,見著各色海魚,還有不少海產上了渔船回到海上,滋養了討海眾生後,遺(魚)骨回到出生地的海中,也算落葉歸根、功德圓滿罷?
 
血管裡帶鹽份的、鼻孔裡嗅著潮香的旅人,有機會路過馬公,別忘了走這一趟從海上延伸過來的「聞見之旅」。
 
 
 
頭條留言
張銘隆
張銘隆
民生報戶外版記者,也是個大冒險家,台灣第一批登上珠穆朗瑪峰(聖母峰,Mount Everest)的登山家之一,也是潛水家、航海家、獨木舟玩家…(曾經划獨木舟環島)。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搶攻毛經濟! 廢布改造寵物衣 中市社創基地培力逢甲...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台灣1年寵物產值上看6...

繞行大台中助市民就業! 中市勞工局就業服務巡迴車超...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為提升城鄉就業服務資訊...

訪印尼見證愛台灣的力量 謝金河:感謝洪振榮大使的用...

墨新聞|記者廖濬弘/台北報導見證愛台灣的力量。財信...

114年松山區成年禮暨人口政策宣導活動-成年「三加...

編輯中心/台北報導 114年臺北市松山區「...

為孩子站出來「終結兒虐 · 陪你長大」護兒集會行動...

商傳媒|記者金政美/台北報導由全台多位家長自發串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