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魚市場

圖文:張銘隆

澎湖魚市場在馬公市新營路、第三漁港邊,伸入漁港的人工半島上,這裡清晨五點多是最熱鬧的時候,七、八點就已開始冷清下來。天色剛明,甫卸下船的鮮魚標售、已製成的魚乾擺攤,為的主要是慣食海味的澎湖居民三餐,不是特為觀光客的嚐鮮。
 
造訪過台灣境內不少「觀光魚市」,原來最鍾意的依次是高雄茄萣、蚵仔寮,再是宜蘭大溪和南方澳,這些漁港多有底拖網作業,擺出的各色魚種和螺貝較為精采多樣。澎湖魚市雖少了太平洋大尾、大宗的旗魚、鰹、鯖等,但多了土魠、小管、魷魚和近岸淺海魚種,「澎湖縣魚」的玳瑁石斑更是成成籮的賣。澎湖的居民似乎不太計較大小,有「青」就好。在地民眾對於魚乾似乎特別偏好,零售攤上從石鱸、龍占、臭肚到小管、魷魚…乾品所在多有。
 
澎湖魚市場雖也出現一些海鱺、笛鯛、嘉鱲等養殖魚,但至少不會像一些觀光為主的魚市甚至連鮭魚、香魚都可以是「本港現流仔」,遠到西海岸中部的漁港都有旗魚登陸現剖的沙西米。這裡更沒有觀光魚市的「快炒99」,葱、薑、蒜、辣椒再加九層塔,把所有檔次的海鮮都製成了一樣味道,居民或餐廳業者,各自將挑好的海鮮帶回家精心烹調,才不辜負了這一方海洋。
 
澎湖魚市場雖在海岸上,但聞著魚香、魚臭,見著各色海魚,還有不少海產上了渔船回到海上,滋養了討海眾生後,遺(魚)骨回到出生地的海中,也算落葉歸根、功德圓滿罷?
 
血管裡帶鹽份的、鼻孔裡嗅著潮香的旅人,有機會路過馬公,別忘了走這一趟從海上延伸過來的「聞見之旅」。
 
 
 
頭條留言
張銘隆
張銘隆
民生報戶外版記者,也是個大冒險家,台灣第一批登上珠穆朗瑪峰(聖母峰,Mount Everest)的登山家之一,也是潛水家、航海家、獨木舟玩家…(曾經划獨木舟環島)。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7度出席台中公義行動教會228追思 盧市長:用愛化...

228事件78週年紀念日前夕,基督長老教會台中公義...

基市府團隊赴日考察 汲取都市再生與公共建設經驗

記者江育銓/基隆報導 基隆市政府於2月12日至17...

高雄大範圍停水55小時有望提前結束 預估今晚恢復供...

主體工程已經在昨晚深夜提前完成  圖/台...

「2025蛇我其誰JUST DO IT 」屏東現場...

現場大合照  圖/林建樺  翻...